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资讯

法治观念立起来 法治企业建起来 法治环境靓起来

2022年08月26日 10:15  |  作者:吴志红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回望新时代这10年,民营经济以坚定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再次印证一个事实: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法治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一步又一步坚实的步伐,引领民营经济纵深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法治的阳光扫除所有制歧视的阴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全国两会、民营企业座谈会、企业家座谈会等重要场合,就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平等保护产权、建立维护公平竞争的法律秩序、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企业家要做诚信守法的表率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民营经济行稳致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这10年,民营经济法治建设破立并举,破的是所有制歧视的观念、不平等的门槛,立的是新时代民营经济法治主流——公平竞争、依法保护。

从中国首部民法典颁布实施,推进营商环境专门立法,强化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权益保护,健全产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加强市场宏观调控与监管,审查清理修订涉民企不平等条文,直至坚持开门立法民主立法等,这些民营经济发展立法新供给深刻回应了民营企业的“所有制烦恼”。

值得注意的是,在开门立法民主立法方面,过去民企缺位的状况已有深刻改变。2019年5月,国务院颁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明确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要广泛听取意见。201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制定行政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过程中充分听取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的通知》,明确涉企规范性文件出台前要充分听取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2020年9月,公安部开展“惠民利企”调研走访活动,主动深入企业听取意见建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制定涉企司法解释、司法政策时,采取专题座谈等方式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全国工商联加强与国家立法机关、公检法司机关的联系,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基层立法协商联系点。

新的时代,民企安全感、获得感都有了新的提升,民营企业大胆发展更有充足的底气!

良法善治提升民企发展信心

“迤递三千里,江山一卷横”。如果我们用此来形容浙江民营经济最为恰当。浙江是民营经济发祥地,也是民营经济大省、强省。在浙江民营企业家的眼中,“最多跑一次”改革是这10年中最能感同身受的改革之一。2016年12月,浙江推出“最多跑一次”改革,两年后,这项改革出现在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如今,“最多跑一次”早已跑向全国,深入民心,作为深化落实“放管服”改革的成果,它已成为行政执法新时代新作为的缩影。

这10年,行政机关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落实“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不断完善行政执法体制,促进行政执法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2019年10月至11月,中央依法治国办在全国部署开展了“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发展”专项督察,针对督察发现的问题,中央依法治国办指导、督促各地结合实际,认真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有效推动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不仅是行政执法,司法平等保护民营经济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产权司法保护重要措施陆续出台。切实增强了企业家人身及财产安全感,让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甄别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2018年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原审被告人张文中诈骗、单位行贿、挪用资金再审一案公开宣判,撤销原审判决,改判张文中无罪。该案被看作是人民法院落实党中央产权保护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政策的一个“标杆”案件,传递出了党中央依法保护产权和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的时代强音。2017至2021年,人民法院依法甄别纠正历史形成的刑事涉产权冤错案件231件287人,在社会各界产生广泛影响。

推进涉企纠纷多元化解。人民法院积极联合工商联、商会等对涉民企纠纷开展调解工作。目前,全国共建立民营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6000余个,调解员1.9万人;商会人民调解组织2400余个,调解员9800余人;劳动争议人民调解组织4300余个,调解员1.3万人。

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2020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启动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涉企业合规案件2382件,其中适用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案件1584件。2022年6月,13家部委共同召开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管理机制工作推进会,推动第三方机制向全国铺开。

严惩侵犯民企权益违法犯罪。2018年1月以来,公安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打滋扰企业、欺行霸市、非法放贷等犯罪活动。2019年以来,公安部持续部署“昆仑”专项行动,“打大、攻坚、惩恶”,依法严厉打击侵犯民营经济知识产权犯罪活动。

健全法律维权服务网络。2021年4月,全国工商联与司法部、全国律师协会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万所联万会”机制的意见》,组织律师事务所与工商联所属商会、县级工商联建立联系合作机制。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已有1.95万家律师事务所与2.1万家工商联所属商会、2100多家县级工商联建立了合作机制。全国工商联已主办了四届民营经济法治峰会,并在会上发布年度《法治民企报告》。

依法保障新冠肺炎疫情涉企权益。2020年2月,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发布《关于政法机关依法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的意见》,就严惩涉疫违法犯罪、促进企业复工复产提出12项工作举措和具体要求。2020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等,多次强调依法从严从快追诉妨害复工复产、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促进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

……

一桩桩、一件件,这样的实例和数据还有许多,这些实例和数据是对依法治国的生动诠释,是公检法司机关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司法力度与温度,是工商联作为民企“娘家人”引领民企提升“法商”的实践。

法治的阳光普照民营经济领域的每一个角落,民营经济向阳而生!

 将新时代法治精神传承下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推进民营经济法治建设,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各级公检法司机关、法学会、工商联以及有关部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共同推进民营经济法治建设、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总结。

全国工商联的一项课题提出,总结回顾民营经济法治建设的10年历史性成就,我们必须坚持党对民营经济法治建设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实现“两个健康”,必须坚持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必须坚持法治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推进民营经济法治建设领域改革创新,必须坚持培育和激发民营企业家法治素养,必须坚持统筹汇聚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工作力量。

新时代第一个10年即将过去,新的10年正在前方吐露晨曦。当下,第一代民营企业家正在老去,民企新生代、民企二代正在崛起。与第一代相比,“二代”们正经历比父辈更好的时代,传承新时代法治精神应是财富传承当中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民企新生代必须具备的“法商”。

新一代民营企业家要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增强政治定力,提升法治意识,做到聚精会神办企业、遵纪守法搞经营,在合法合规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在诚信守法中继承、弘扬、传播优秀企业家精神。新一代民营企业家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才能走好传承之路,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才能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8月26日   第 07 版)

编辑:秦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