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万平万晓白父女的治沙故事

2015年01月27日 08:58 | 作者:赵莹莹|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原标题:两代坚守,梦圆草原
——万平万晓白父女的治沙故事
 
    “我有一个梦想,梦想着科尔沁沙地能变回一片草原,就像人间的天堂。”这是万晓白的梦想。几天前,身为吉林省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秘书长的万晓白,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慈善年会上,被评选为“2014年度中国慈善推动者”。
    这一天,正好是她35岁的生日。
    这一天,万晓白已经和她年过六旬的父亲万平一起,为恢复科尔沁草原奋斗了15年。万平,是科尔沁沙地生态示范区的民间治沙第一人。
 
为了梦中的草原
 
    通榆县同发乡新合屯,是吉林省西部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小村,地处中国四大沙地中面积最大的科尔沁沙地东部边缘。这里也是万平年轻时插队下乡的地方,从这里到内蒙古仅有1公里。
    “历史上,科尔沁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但随着放垦开荒的影响,沙土逐渐活化,加上气候干旱,秀美草原变成我国面积最大的沙地。”万晓白说。
    结束7年的知青生活后,返城的万平被安排到吉林省长山热电厂任环保工程师。由于乡亲难忘,他每年总要回新合屯屯子里看看。很快20多年过去了,万平发现村庄里、道路旁、田野里,已经是到处黄沙累累,自己下乡时水草丰美的“瀚海苇乡”早已没了踪影。
    “我要在这里治沙,为了梦中的科尔沁草原,为了让乡亲们重新过上水草丰美的日子!”2000年6月12日,万平交纳了承包费,与通榆县签订了新合屯西100公顷沙地的承包合同,正式成立“科尔沁沙地万平治理区”(2005年更名为“科尔沁沙地万平生态示范区”),开始了他孤独的治沙之旅。
    “我父亲承包的那片地,当地人称‘火沙坨子’,有大大小小几十个流动沙丘和五六米深的风蚀沟。那地方一年四季都是强烈的西北风,刮在脸上,夏天是热浪,秋冬就成了刀子一样。”万晓白说,当时正读大学的她每逢假期都要帮父亲打理沙地。“那时我们还没有荒漠化治理的概念,主要就是防风固沙和绿化。”万平最初就是雇佣当地村民建设工程围栏,用铁丝网搭配其他材料,把100公顷的沙地围起来,然后在里面种上8~10行杨树,树间空地栽植沙棘。
    万晓白印象尤深的是2002年的五一劳动节长假。“我和同校好友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的18名志愿者,度过了一个实打实的劳动节。”在漫天沙尘暴中,他们挖坑、放沙棘苗、把土踩实……整整7天都在重复这几个动作。一个个灰头土脸,回到宿舍脚都是软的。
    万晓白告诉记者,那时候近1米深的树坑,她一天要挖10多个,志愿者们的手上更是全都磨出了血泡。“我爸特别托人焊了一个90厘米见方的铁架子,挖的坑必须能搁进去铁架子才算合格。”
    “然而结果却让人欲哭无泪:那年夏天,树苗被沙埋风拔,就连耐旱的沙棘也没能扛住,露出沙地的部分烤得焦黑。”回忆起那段往事,万晓白依旧不胜唏嘘。
    有幸在狂风肆虐下没被连根拔起的树苗,还需要辛苦浇水保成活。有那么两年,万晓白放假回家的主要工作就是跟着父亲浇水。“两万棵杨树浇一遍透水大概需要两个月,每年要浇4次,直到土地封冻。一直到这几年,已经成活的杨树扎根到了地下水源充足的地方,才不需要进行人工补水了。”万晓白说。
 
接过父亲的接力棒
 
    2006年,得知父亲的治沙事业越来越辛劳,万晓白辞去教师工作,从宁波带着刚满1岁的女儿来到父母身边,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开始全职帮助父亲治沙。“这条路太难走,父亲身边没有一个帮手,倘若家里人都不支持,就没有人跟着一起做了。”万晓白说。也就在这一年,为获得更多的志愿者和资金支持,父女俩注册成立了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这是吉林省第一家民间环保公益组织。从此,父女两个人把生命中的大部分时光,倾注在科尔沁沙地变草原的征途上。
    在科尔沁开展沙地生态恢复和环境教育工作,万平不仅投入了所有积蓄,还向亲戚朋友借了许多钱。
    但万平的计划并不顺利,一开始千辛万苦种下的杨树存活率并不高,万平为此大病一场。随后林业专家前来考察发现:当地的沙地并不适合栽杨树,杨树需汲取大量地下水才会成活,而地下水被吃,沙化越严重。结论是只能科学地恢复植被固沙养地,但这样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
    万平逐渐意识到:人类,只有顺从自然,最后才能驾驭自然。随后,万平开始在沙地上挖方格铺草埋草,即“盖被子育草法”。万平和志愿者们打深水井、建晾水池、铺设灌溉滴管……万平相信:沙地,最终不会背离热心改造它的人。两年后,示范区原有植被物种(荆棘、蒿草类)就已恢复85%,一些中药材竟破沙而出。
    十几年过去,在万平父女二人的努力下,1500亩已经荒漠化的草原被成功恢复,植被覆盖率达95%,3万棵杨树栽种成活。在这片生态示范区内,沙地已变成绿洲,现有植物260种。随着绿色的恢复,沙地的原生动物也出现了,先是有了小小的田鼠和蛇,后来竟跟来了雄健的苍鹰、机灵的獾子和狡猾的狐狸,再后来就是一窝一窝的鹌鹑,一群一群的野鸡,一跳一跳的野兔……
    这期间,从全国各地来了数千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治沙,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白城师范学院等200余所高校,先后确定示范区为志愿服务、生态环保教育实践基地。国内外相关的林地、环保专家也开始关注示范区,他们为示范区捐款,提供科研支持。
    多年治沙,常年与周围乡亲打交道,万平和万晓白逐渐意识到:如果每个人不爱护赖以生存的土地,即使有千万个他们也无济于事。忙过春天种草时节后,万平开始应约到全国各高校、中学、甚至小学讲授沙地治理经验和体会,把草原沙地化给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懂得爱护草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示范区存在的意义就是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它告诉大家,沙地真的可以恢复成草原。”万晓白说。
 
让更多人加入圆梦大军
 
    在示范区成功后,和父亲的着眼点不同的是,万晓白将目光投向了更长远的地方。
    “治理草原沙漠化单靠环保示范和教育孤掌难鸣,还得让当地农民过上富裕的日子,他们才会有精力和想法来顾及治沙。”万晓白说。
    通榆县当地不少农民仅靠开垦草地种植和放牧牲畜获得微薄收入。近年来,万晓白尝试与当地农民合作,让农民各自拿出一块地,专门种植有机农作物。这些有机农作物,从2013年起在淘宝网“科尔沁妈妈谷物作坊”网店出售,网店的店主就是万晓白。
    在示范区的带动下,已经有5户沙区居民开始种植有机农作物,每户增加收入3500元,同时退出滥垦草原20公顷。让万晓白颇感欣慰的是,看到收益后,更多村民加入了退耕还草的行列。
    “这是我们与农民共同探索治理沙地的新模式,不仅有助于治沙环保,还能使农民增收,也能将部分收益继续投入到科尔沁沙地的生态恢复。”万晓白说。
    这一模式得到了社会以及公众的高度认可。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慈善年会上,万晓白被评选为“2014年度中国慈善推动者”。“15年的坚持,探索出成功的生态恢复方法,走出生态恢复、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农业相结合之路,为贫困落后地区生态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大会给她的颁奖词中如是说。
    目前,已经回到通榆县的万晓白,正和父亲一起,继续挖空心思,积聚力量,想把示范区做大,扩大沙地治理范围。与此同时,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工作也从生态恢复、环境教育、有机农业拓展到了人道救援。“虽然对于各种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还达不到专业水平,但已经能够在当地做一些基础的事情。这种多元化的发展,能让协会进一步受到乡民们的认可,在当地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万晓白说。
    2015年,万晓白的愿景是带着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一起,联合乡民们,在当地做成第二甚至第三块治沙示范区。
    “我和父亲想在有生之年,再做出40个示范区,同时影响一代人带动几代人治沙,那时,科尔沁沙地变回茫茫草原,将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绝美风光。”万晓白笑着说:“这,就是我们一生最大的理想!”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生态示范区 治沙 草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