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藏界人物藏界人物

丝绘乾坤 梭写春秋

——访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缂丝名家王金山

2014年02月12日 15:44 | 来源:《画界·工艺美术》
分享到: 

  早年间应对书画的爱好而打下的美术基础对王金山学习缂丝技艺有了很大帮助,他认真钻研,细心观察师傅操作的每一个技术细节,认真做笔记,并反复实践。一年后,王金山对于 “结、掼、勾、抢”的缂丝技法已能运用自如了。师父沈金水对敏而好学的王金山也是赞赏有加,在他的眼里,王金山就是缂丝未来的希望。王金山也已经把缂丝绝技当做了自己毕生的追求。然而,追求的理想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1958大跃进开始了,王金山的同学们感到缂丝没有前途,纷纷改行,缂丝车间最终只剩下了王金山这一个学徒,王金山始终坚信“勤必有果”,他认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底,一定要做出成绩。功夫不负有心人,《百花齐放》、《竹枝白头翁》、《柳鸦芦雁图》等一幅幅缂丝精品展示在众人面前,大家在惊诧之余也深深被这个年轻人的精湛技艺所折服,其作品色彩丰富、层次分明、形态逼真、美轮美奂。王金山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工作之余,他在画家顾仲华、石裕纯门下学习工笔画和图案画,后来又考入苏州市第二职工学院学习国画和文学,丰厚的文学艺术修养使王金山摆脱了传统缂丝老艺人只能复制不能创作的局限,他创作的《采桑图》被选送参加在北京举办的苏州工艺美术展览会。他复制的宋徽宗的《柳鸦芦雁图》手卷以及唐伯虎的《仕女》等作品也获得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1963年,在王金山的记忆深处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就是在那一年他第一次赴北京故宫博物院复制馆藏缂丝文物,也正是对故宫馆藏缂丝的复制成功奠定了王金山在中国缂丝界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一年王金山只有24岁。24岁的王金山被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推荐去故宫博物院复制一幅宋代缂丝名家沈子蕃作品《梅鹊》,这当时在业界确是一大新闻。很多专家对年轻的王金山投去了怀疑的目光。王金山本人也意识到这是一件多么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但困难远比他想象的要大的多。当他看到要复制的这幅南宋《梅鹊》的原作时,心凉了半截。年代久远的原作粘满灰尘,色彩皆已褪尽,几乎连一点光泽都没有了,复制残损如此严重的原作,在王金山的缂丝生涯中还是第一次。对原作大为失望的王金山并没有退缩,他抱定一个信念:“一定要成功!”下定决心的王金山,埋头在故宫的古籍善本、馆藏实物中寻求古代缂丝的奥秘。经过认真钻研,王金山对古代缂丝作品的构图、色彩、经纬线运用的特点已经了解的十分透彻,尤其对宋代缂丝原料、规格、色彩更是深谙其道。于是他开始尝试复制这件大师遗存的瑰宝。他将真品放在一边,仔细对比使用不同颜色的丝线,在经纬线的密度上也需要与原作完全一致。碰到特殊的颜色,王金山就自己配、自己染,没有合适的工具,王金山就自己做。经过一年的细致工作,一幅复制成功的国宝展现在专家的面前。专家们一致认为王金山复制的作品在纹样、用色、织造技巧、经纬线密度等方面都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吴仲超兴奋之余又将几件国宝级的缂丝作品的复制任务交给了王金山接二连三的任务使王金山在故宫博物院一呆就是三年,三年中,他采用元代缂丝金缕勾勒和明代缂丝色晕分层相结合的技法,成功复制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缂丝名作多件。而后为故宫修复、复制馆藏文物成为几乎成为了伴随王金山缂丝生涯的又一职责。他也因此总结出:色彩一致、工艺结构(材料、经纬线)一致、工艺技法一致,三一致的工艺标准。

  1976年,又一件在王金山艺术生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诞生了。那是为毛主席纪念堂特制的一幅2米高、6.4米宽的巨幅缂丝——毛主席诗词《西江月·井冈山》。当时时间紧、任务重,王金山当即决定开三班轮流做,人停工不停。为了适应这一工艺新流程,他大胆采用了从未有过的斜坡织造法,即将缂制面巧妙地分成三块,这样一个人就可以照顾过来了。对于作品上书法字的表现一直是缂丝工艺上的难题。为了取得理想的效果,王金山将1/4黑线与1/8金线绞在一起,并以纯金线打底子,效果果然非同寻常。他的这一创新使得绣出的枯笔锋芒流畅,遒劲有力,一气呵成,将书法里的干湿浓淡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他的尽忠职守下,终于按时完成了这件缂丝史上最为宏大的作品。直至今日,这件作品依旧矗立在毛主席纪念堂西大厅,述说着伟人昔日的情怀。

  在王金山的艺术生涯中,始终不曾停歇创新的步伐。1982年,王金山突破传统缂丝“纹色正反如一”的技法,创作出“两面三异”(异色、异样、异织)缂丝座屏《牡丹·山茶·蝴蝶》。1984年,他再次创新,成功创作出两面底色(包括图案、色彩)花纹(包括印章)完全不同的“双面全异”缂丝作品——金地《寿星图》。此幅作品一面取材于清代画家任伯年所作“老寿星”,以银红为底色,图中站立一位手捧仙桃、面带春色、须白若雪、身着绛紫裙袍慈祥和蔼的老寿星;另一面取材于清代书画家吴昌硕的篆体书法“寿”字,以金色为底,苍劲雄浑的玄色“寿”字位居中央。整幅作品的两面相吻相合、天衣无缝,取得了缂丝史上的重大突破,并作为珍品被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在这幅作品中,王金山运用了他独创的多色合纬新工艺,使两面纹样框架不受经纬规则限制,可以随意施梭,任意变化。而后,他又对织机进行改造,新的缂丝工艺接二连三的在王金山的手中变为现实。

编辑:李勤

1 2 3

关键词:缂丝 王金山 作品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