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乌恩委员:品味草原“内在美”

2014年08月15日 10:18 | 作者:刘圆圆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定居式旅游的思索

  依据内蒙古的气候特点,草原返青基本在5月底,甚至到6月初,而草原枯黄时节基本在9月底,这使得内蒙古草原旅游淡旺季泾渭分明。近年来,旺季客流过于集中以及对草原的过度开发,也大大破坏草原生态。

  “目前内蒙古旅游都是‘定居式’的,即以一片草原或景区为中心,建设旅店、蒙古包等住宿设施,随着游客的到来,骑马、摔跤等旅游项目也在周边开展。”乌恩说,大量游客的到来,使得本来还不错的草皮稀疏低矮、斑斑秃秃,让游客在期望与现实中产生了巨大落差,影响了草原游的美誉度,更重要的是对生态的破坏。

  乌恩表示,游牧民族住蒙古包、长途迁徙的生活细节正是草原文化的展现,草原文化的精华体现于“动”之中,包含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感恩和敬畏。如何保护草原,使内蒙古旅游发展更加可持续?乌恩有着自己的憧憬:“旅游是‘动’的行为,而游牧民族也是‘动’的文化,如何让‘两动’结合起来,恐怕草原旅游的体验方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茶路漫漫

  奶茶在草原才悠长

  有学者称:茶马古道是人生之路;丝绸之路是探险之路;海上茶路是生存之路;草原茶路是神秘之路。

  在17世纪到19世纪,中蒙俄三国开辟了一条以茶叶贸易为主的国际商道——万里茶道。商人多从中国南方产茶诸省出发,一路经过山西、内蒙古等地,并跨过国界,直到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地。在这条万里茶道上,内蒙古是来往客商以及货物的重要集散地,不仅如此,从南方运来的很多黑砖茶,也有一部分被当地人购买,就地“消化”,并做成奶茶饮用,这也形成了内蒙古特有的奶茶文化。

  直到今天,北方草原的游牧部落仍沿袭着古老的习俗,那就是“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这也充分说明了茶对游牧民族生活的重要性。蒙古民族通常饮用砖茶,最受欢迎的是湖北所产的青砖茶。

  在内蒙古的蓝天下,奶茶是这样喝的:它是滚烫的,以砖茶、新鲜的牛奶为主要原料熬煮出来,一定要有盐,也有的加上炒米,从奶茶壶里倒出来的时候,冒出带有浓烈咸味奶香的热气;还要在喝茶的碗里浮上一层金黄色的奶油。不习惯的人会觉得有一股膻气,那是需要被纠正的错误的味觉,那是真正奶茶香。

  在呼和浩特,客人来家以后,一定要给端茶,这是欢迎客人的一种礼节。客人坐好以后,主人要站起来,用双手捧着茶碗,向客人敬献。给老人或贵客添茶的时候,要把茶碗接过来再添茶,不能让客人把碗拿在手里,由主人来添茶。每次倒茶,都要按照年龄的大小,从长者开始依次敬茶。茶喝到半碗以后,就要给客人添茶。

  锡林郭勒等地,主人先给客人敬一碗茶,然后把茶壶放到客人面前,让客人随意自倒自饮。茶碗不能有裂纹,一定要完整无缺,茶不可倒得太满,也不能只倒一半。往碗里倒茶的时候,一定要把铜壶或勺子拿在右手里,从里手倒在茶碗里,不能向外,因为向里是福从里来,向外则福朝外流。

  实用资讯

  草原游吃住行

  去草原度假是人们都非常向往的,可是你真的准备好了么?业内旅游专家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介绍了去草原旅行需要注意的事项。

  衣:草原气候多变,昼夜温差较大,在夏季虽然白天能达30摄氏度左右,可是晚上却往往只有十几度,所以要备好保暖的衣服以及雨伞或雨衣。此外,草原地区日照非常充足且蚊虫较多,所以尽量不要穿着较短的衣裤,以免被晒伤或者被咬伤,同时要准备一些防晒及防蚊防虫用品或药品。

  食:热情好客的牧民都会在迎接客人的时候献上下马酒,这是他们待客的传统方式。通常主人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不尊敬主人,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然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各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住:来到大草原,住在当地牧民的蒙古包中是最精彩的体验,不过蒙古包毕竟不是酒店,设施不可能非常齐备,所以游客出行时应该准备好必备的洗漱用品。

  行:草原上随处可见成群的牛羊。如在草原遇见畜群,汽车与行人要绕道走,不要从畜群中穿过,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畜主的不尊重。

编辑:罗韦

1 2

关键词:草原 旅游 内蒙古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