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政协65周年>首看点首看点

双周协商会:小支点 大舞台

2014年09月19日 14:14 | 来源:《中国政协》
分享到: 

  搅动一池春水

  规模不大的双周协商座谈会,盘活了整个政协工作,搅动了协商民主这池春水。

  协商密度大了,委员热情高了、履职劲头足了,是所有参与座谈会委员的共同感受。

  王滨委员表示,“坐在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圆桌前,我既轻松又紧张。轻松是因为,大家都不拿稿子,自由发言。但是又很紧张,在会议上要发表的观点要站得住脚,如果发表的观点没有依据,马上就会有人反驳你。这种氛围也督促着我加倍尽职尽责地履行职能。”

  “参加过这样的会议,就能亲身感受到协商民主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的充分体现。委员们站在国家、民族发展的高度,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作出判断。这是新一届政协在推动协商民主建设上的重要成果。”王计委员对自己肩负的责任深感自豪。

  张震宇委员认为,“这种座谈会的形式能够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优势,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索。会议很早就通知到个人,大家都准备充分,会上对意见进行沟通和研究,短时间内以‘直通车’形式上报,效率非常高。”

  和委员履职积极性一起被调动起来的还有党派议政作用的发挥。《全国政协2014年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安排》显示,八个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分别参与其中。民革中央参与“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批权、检察权”、民盟中央参与“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环境优化”、民建中央参与“核能和清洁能源发展”、民进中央参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保护问题”、农工党中央参与“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建设”、致公党中央参与“破解海外华文教育的瓶颈问题”、九三中央参与“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台盟中央参与“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全国工商联参与“大力支持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双周协商座谈会……

  “从前期组织到会议座谈,协商民主贯穿全程,保障了民主党派的有序参与,为党派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提供了有力支撑。”赖明委员由衷地说。

  双周协商座谈会还贯通了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使政协四种重要协商形式集中在一个平台。对此,卞晋平委员深有感触:比如,每次双周协商座谈会都有相应的主题,可以说是专题协商。每次都邀请相关部门,部委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委员发表意见,面对面地互动交流,可以说是对口协商。再比如以 “维护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为题的双周协商座谈会,就是以工会界别为主的协商。“建筑产业化”双周协商座谈会的起源是九三中央的一个提案,提案人和建设部等相关承办单位的负责同志都来了,也是一种提案办理协商。

  与此同时,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的成功经验,给地方政协推进协商民主工作,搭建履职平台很大启迪。从去年年底开始,各地也在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召开双周或双月协商座谈会,继承并创新这一形式。天津市就是一例。

  今年初,天津市政协党组就研究制定了年度协商工作计划并报市委研究同意,将全年的专题协商常委会议从2次增加到4次,并建立了双周协商座谈会制度,明确了全年20次双周协商座谈会的时间、内容和承办部门,从而初步形成了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机制和程序。

  一些地市也积极开展了协商活动,堪称典型的是北京市海淀区政协。他们已将“双周协商”这种形式用制度固化了下来。“决定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并非盲目跟风,而是整个海淀区政协领导班子深入分析协商民主发展趋势、任务和要求,充分听取委员建议,深思熟虑的结果。”海淀区政协主席彭兴业接受采访时表示,“双谈”给平时缺少履职平台的委员提供了一个平台,充分体现协商的“广”度。

  目前,全国还有大连、石家庄、青岛、株洲等地政协试行了“双月协商”制度,扬州、酒泉等地则为委员提供了“季度协商”座谈的履职平台。

  毫无疑问,作为一种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双谈”已在全国政协系统生根发芽,必将枝繁叶茂。

 

 

编辑:付鹏

关键词:全国政协 双周协商座谈会 中国民主政治建构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