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全国政协委员张赛娥:明确香港在十三五规划的角色

2015年03月10日 21:50 | 作者:照宁 | 来源: 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0日讯(记者 照宁) “经过数十年的教育及社会风气的积累,香港人普遍有很强的法治精神,办事依照明确的规则和程序。这是香港各种高增值产业得以蓬勃发展的基础。在一国两制下,香港仍然实行普通法,与国内法制不一样。虽如此,国家可以借鉴的是香港的法治精神。”张赛娥委员告诉记者,香港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整体社会拥有相对公平的制度。“我举一些例子,在香港教师和医生不会收红包,因此即使较为贫穷的市民,也可以得到合理教育和医疗服务;公务员按既定条例和准则审批项目,对事不对人;商业社会中,大家尊重合约精神,令各持份者在营商环境中有所依据。这些可能都是老生常谈,但却实在为香港创造了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张赛娥委员认为,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法治基础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以此建议,国家可考虑研究如何借鉴香港培育法治精神的经验,再配合国情,在国内推广。增加香港专业人士到国内工作的机会,令专业精神更有效地传播到国内。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有成熟的金融体制,除法治精神的感染外,香港在十三五规划中的另一个角色,是为国家提供金融服务的平台。”据了解,十二五规划期末2010年底,香港银行体系的人民币存款只有3149亿元人民币。截至2014年11月底,已增至9741亿元人民币。加之,近月美元强势,人民币兑美元轻微贬值,正好增加外地企业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兴趣。对此,张赛娥委员进一步提出建议,参考伦敦作为离岸美元中心的经验,香港也可作为我国的跳板,为人民币提供高流动性的货币市场,产生利率指标。透过具有管辖权的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使我国更可以掌握境外的人民币流通量。可以令人民币逐步迈向利率及汇率自由化,达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终极目标;沪港通是中港股票市场互通的第一步,未来中港仍可探讨更多方面的合作及金融市场的融合,可考虑制定时间表及目标,加快融合。在未来时机成熟之时,撤销沪港通每日额度及总额度限制,开放资产类别至不限于股票,推动香港作为国家开放资本帐的试验窗口,向人民币国际化及市场化的终极目标迈进。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香港 人民币 张赛娥 规划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