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艺术社会学中的中介机制之博物馆

2015年08月26日 14:34 | 作者:朱煜宇 | 来源:中国知网
分享到: 

135S2FV040-2SX

图片来自网络

 

  在国内对艺术社会学的研究过程中,丹纳、杜威、弗里契各自提出的美学、社会学之艺术相关探讨多归入在艺术社会学的范畴中,这与国内初始阶段将艺术社会学更多用于对艺术作品、文学创作的研究有关。但这种将视角集中在美学和文学范畴的“艺术社会学”理论对艺术社会机制并无过多的论述,而突出艺术内在、外在的表现与形式或是艺术作品的意义等,这仍应归属于美学范畴的理论思辨。国内直接研究艺术社会学的著作更是如此,譬如滕守尧的《艺术社会学描述》虽以艺术社会学为名,却仍是对美的理论的讨论。

 

  从 Jeremy TannerThe Sociology of Art, A Reader 中类似艺术社会学导读的各家著作选读可以得知,从卡尔·马克思(Karl Marx)到马克斯·韦伯(Max Weber)、齐美尔(Georg Simmel)、涂尔干(Emile Durkheim)的社会功能分析,到贝克(Howard S. Becker)、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化组织与功能,到阿诺德·豪泽尔(Arnold Hauser)、迪马乔(Paul Di Maggio)的生产、中介、消费体系等等,豪泽尔真正奠定了艺术社会学的定位和发展,而艺术社会学者探寻的是艺术社会的组织和制度。

 

  豪泽尔及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Victoria D. Alexander)所阐述的艺术社会学是理论基础。在豪泽尔和亚历山大的艺术社会学论著中,博物馆作为中介体制的一种将艺术从创作者受众传递到消费者手中,同时博物馆决定了哪些艺术被传递以及传递的范围,也由此决定艺术审美及趣味的方向。不同于博物馆学及艺术管理学中对博物馆的单一研究,艺术社会学将博物馆放置于社会结构中进行考察,分析博物馆同生产、消费及其它中介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互动中,博物馆这类文化组织经常遭遇其同商业需求之间的冲突,也更突出了博物馆需要在经营中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如何做”这类问题。而博物馆收藏和保护艺术的精英主义目标也让偏向于精英化的艺术社会学者经常困囿于博物馆在同艺术市场的互动中所产生的争论与疑问。而戴安娜·克兰(Diana Crane)、弗兰克·R·杜宾(Frank R. Dobbin)和安娜·波勒(Anne Bowler)等文化社会学者也在对文化的分析中对艺术社会学所阐释的问题及方法论做出分析与解释。

 

  用艺术社会学理论来探析博物馆、美术馆功能因国内将理论多集中在文学领域而并不多元。李行远在《论公共领域中的艺术博物馆》中析读了豪泽尔的艺术社会学有关博物馆的理论及哈罗德·泽曼(Harald  Szeemann)关于展览的相关理论,以此探讨“展示”工作的诠释性意义和功能并促进博物馆界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关注。而胡懿勋的《美术馆之艺术经济功能与作用(上、下)》一文,从美术馆这一中介体制所扮演的艺术消费角色的角度来讨论有关艺术经济、艺术商品化及美术馆的社会作用等问题。博物馆、美术馆这类非营利性机构参与市场的时候,与一般经济体有所差异。从广义的艺术市场——艺术社会的场域而言,它有其规律与操作,而非能以一般经济体的思维模式来对待。胡懿勋在其《两岸视野——大陆当代艺术市场态势》这一著作中从生产、中介、消费的艺术社会结构三方面来梳理大陆当代艺术市场的线索并提供未来动向和趋势的看法。在整个艺术市场生态中,博物馆、美术馆对艺术作品的社会化、商品化以及对消费者艺术观念的传递和反馈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编辑:陈佳

关键词:艺术社会学 中介机制 博物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