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不是局长”的局长被免,背后的问题还得查

2015年11月24日 09:49 | 作者:高路 | 来源:钱江晚报
分享到: 

这场风波能否平息,免职只是开始,最终还要看这3万多套保障房什么时候才能让老百姓住上。

贵阳市住建局局长刘朱面对记者关于保障房问题的采访,装怂认熊,伪装成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自称“我不是局长”,这一次他终于如愿以偿了,贵阳市昨天免去了刘朱的局长职位。

刘朱由“自免”到“被免”的戏剧性过程堪称舆论监督的一个典范。刘朱之所以在记者面前否认自己是局长,是心虚使然。3万多套保障房闲置,国家花这么大的代价建起的保障房派不上用场,他这个当局长的当然难辞其咎。在记者面前否认自己是局长,就能逃避记者的追问,让记者采访无门,等记者搞明白是怎么回事,他这边为自己辩解的理由也就想好了。而贵阳市的当机立断则是看到了不免刘朱恐怕很难服众。没建好保障房是失职,在记者面前撒谎是失信,不管是哪一点,他都违背了他该负的神圣职责。

其实,在公众的心目中,刘朱恐怕早就被问责无数次了。把保障房建在水电路都不通的地方,配套工程跟不上,让数万套房子闲置。至于在记者面前撒谎,逃避监督,早就背离了为官的底线,这一切都该一一问责。刘朱身上体现的是一个官员安于做官,却疲于做事的心态。这种问题的严重性不是批评教育可以解决的。贵阳市这一刀不仅切得及时,而且到位。不管是工作业绩,还是口碑,刘朱显然都已经不具备在住建局局长任上再干下去的基础。他的公信力已经破产,让这样一个人在职位上只会添堵。

贵阳市在这件事情上的开明果断恰与刘朱之前面对记者采访时的推诿,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面对舆论监督的态度,自然也取得了截然不同的舆论效果。与民意同向而行,这样民意才能感受到被重视;与民意真诚互动,民众反映的问题才可能被解决。公众对刘朱被免的幸灾乐祸、看笑话,说到底都是对无视民意、自娱自乐的官场生态的不满。在贵阳市的道歉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态度,也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刘朱被免该被点赞,这种不推卸责任,用心解决问题的态度更值得点赞。贵阳市先道歉后追责的做法,是对失职官员的惩戒,更重要的是看到了民意对刘朱质疑背后的诉求,看到了一名官员一个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所以,与其说刘朱是被记者的一次暗访拱下来的,不如说是他咎由自取。

刘朱被免,贵阳市不护短、勇于承担责任,让公众欣慰,但这场风波能否平息,免职只是开始,最终还要看这3万多套保障房什么时候才能让老百姓住上。围绕在3万套保障房身上的,不只有官员敷衍了事、只做表面文章的做法,更有嫌贫爱富的势利。要反思之所以闲置的原因,更要反思把保障房建在这些偏远地段的动机。这一点光靠免一个局长的职位是不够的。所以,刘朱的职位免了,但责任恐怕还得接着追。保障房不是政府拿来糊弄民众的政绩工程,而是要切切实实解决老百姓的安居问题的,他们更需要配套的完善和出行的便利,找个不毛之地建一排房子能保障谁的权益?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刘朱 “我不是局长”保障房闲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