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寻找提高大众审美的共鸣点

——对话中国著名电视剧导演

2015年12月18日 09:22 | 作者:任沁沁 纪娟丽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最近,由郑晓龙执导的《芈月传》热播,引发人们对这段历史的极大热情。新媒体上掀起一股民间自发学习、研究的热潮,关于当时的服饰、仪规、乃至生僻字等冷知识,都被无形普及。


自从电视走进大众,影视剧就成了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愉悦观众内心世界的重要休闲文化形式。那么,应该如何审美,怎么判断一个电视剧的好坏呢?


郑导给孙俪讲戏

郑导给孙俪讲戏


提高大众审美


当下,中国国产影视剧题材百花齐放,都市情感剧、抗战剧、偶像剧、传奇剧等都找到一席之地,分众化趋势越发明显。


“既要尊重年轻人的审美,也要坚守创作的底线,努力去寻找共鸣点。譬如,真善美,人性光辉、尊严、人格,年轻人也应该很喜欢的。”郑晓龙说。


“现在有很多片子,曲解历史、价值认识,为了挣钱,算计、跟风。反而不成。”郑晓龙说,他从来不去想,下一步哪个题材会大热,“你聚焦于品质,做好了自己,才可能创造历史。”


越来越多的“雷剧”,也让他难受。“带坏了我们的孩子。我建议校园教育要真的给孩子多一些美学教育,现在太少了。”


郑晓龙

郑晓龙


说话直率的郑晓龙,出生于军人家庭,从小听着起床号、熄灯号长大,接受的教育是当职业军人,上战场,杀敌报国。


他崇拜切·格瓦拉的革命理想主义,也感恩父母言传身教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文革”期间,他大量阅读,看了很多西方文学作品如《悲惨世界》,以及不少内部电影,会为《魂断蓝桥》的剧情好几天提不起精神。


“这些成了我的启蒙,慢慢沉淀在血液里,化作人文精神的教养。”正如他的作品中讲述的故事,以真诚和良善的意志为底色,充满了对外部世界、现实与人性的隐喻,以及对时代的敬畏,仿若一幅幅在浩瀚历史文明中构筑的人性图景。


《芈月传》剧照

《芈月传》剧照


人物是电视剧的核心


好的影视作品关键是什么?故事的细节,人物的塑造。郑晓龙说,有的故事很热闹,但里面没有性格鲜明的人物。优秀的作品,你可能忘了情节,但一定不会忘记人物。这就是文艺作品应该追求的。


“作品一定要特别努力去刻画人。创造、塑造人物,靠着对人的认识,理解、定位,而不是小聪明。”他说。


《芈月传》剧本创作是从2012年开始,几经修改,主要聚焦于芈月的形象。郑晓龙透露,剧本第一稿的芈月,被写成一个心机女,心机重、利用人。


“芈月不能是这样的人。没有良善,她能成功吗?”一向重视人物塑造的他,对剧本提出了重大的修改意见。“唯有人物得到正确的定位,才能完成作品、历史赋予她的责任。”他要求,芈月是什么样的出身、性格,一开始就要准确设定。


按照他的设计,芈月小时候,才四岁就有男孩子的胆识,敢于做人家没做过的事,她敢叫大王站起来,拍大王屁股;被散养、野生长大的她,有很多天生的样子,她问姝公主“你会放屁吗”,她上树、偷鸟,不愿被束缚,自由、率真极了。这些也是奠定她未来成为改写历史的一代女政治家的品格基础。


郑晓龙说,“每个观众都能读到他们心目中的芈月,不论喜爱或是批判,都是一种心境的映照。”


有关部门给这部剧的审查意见认为,芈月的传奇一生是一部奋斗史,对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成长和成才提供了励志的榜样。该剧对当今处于改革开放关键时刻的中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我的作品总是与现实或多或少有所联系,作品中总有一些自己对时代、世界的认识。”郑晓龙说。


要有人类的通感


怎么向海内外讲好中国故事?郑晓龙是这个当下热门话题在文艺界的较早实验者。


以《金婚》为例,这部剧在2006年创造收视率第一,各个年龄层都爱看。年轻人在父辈的故事中,看到未来的自己,看到将会遇见的婚姻生活里的磨合、中年危机、更年期。这些真实的人生故事,是孔雀开屏的美好中隐藏的背面,却反映了人性的本真,也让大众有了人性的感触。


一位看过《金婚》的外国观众曾告诉他,“这部片子是外国人也能看懂的平民史,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可爱的中国。”


《甄嬛传》这部现象级古装剧,在2014年被剪辑成6部电视电影,落户美国Netflix视频网站首播,成为最早也是第一部进入美国主流平台的中国电视剧。正在热播的《芈月传》,也将在海外主流平台播出。


过去一直是中国进口美国大片,美国主流频道播出中国文艺作品鲜见。郑晓龙说,“文化产品怎么走不出去?是创作者的问题?还是推销的问题?作品本身的问题?要解决什么?我觉得创作者要有人类的通感,作品应反映人性层面的普世价值。”


具体地说,以人为本更重要。人要有尊严地活着,自由比奴役好,法治比人治好,公正比偏颇好,平等比特权好,尊重比歧视好,宽容比狭隘好,和谐比争斗好,理性比极端好,仁爱比冷漠好,多彩比单调好。


致敬认真的观众


采访期间,助理送来一份报道,标题大概是“《芈月传》穿对了吗?”郑晓龙很认真地看完。其中提到,有观众指出《芈月传》着装的问题:赵文瑄饰演的楚威王戴冕冠,但是垂旒不对,君王垂旒前后应各12,每旒12颗玉,等等。


“我致敬这样认真的观众,他们特地定格了画面去找问题,提意见,说明他们在关心、关注《芈月传》,这是导演之幸,演员之幸。”他说。


1953年生人的郑晓龙,被称为中国电视剧教父,他的作品如同一部部编年史,记录着时代的变革,也见证了中国电视剧历史发展进程。


他1990年策划的《渴望》播出时曾经“万人空巷”;1993年执导的《北京人在纽约》播出后引发了一代人对出国潮的反思;2007年执导的《金婚》播出时创下收视奇迹……


而近年来,郑晓龙的创作灵感依然源源不断。《甄嬛传》《红高粱》《芈月传》等新作的每一次亮相,无不产生很大的社会反响。


问他如何总能踩对时代的鼓点?他谦虚道,“我只是坚持讲关于人性的故事,只要足够认真、真实、合理,符合逻辑,且精彩,就能得到喜爱。”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郑晓龙 电视剧导演 《芈月传》 孙俪 大众审美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