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找到真问题 市场才能一路走好

张连起:关于股市熔断机制的感想

2016年01月14日 10:12 | 作者:张连起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2016年1月4日,新年开市第一天,熔断机制啼声初试,一鸣惊人:A股遭遇暴跌,13时13分,沪深300指数下跌5%,达到第一档熔断阈值,暂停交易15分钟。13时28分,两市恢复交易,沪深300指数加速下跌达7%,触发熔断机制最高阈值,两市逾千股跌停,A股暂停交易至收市,完成史上第一次熔断。7日,沪深市场实际交易时间仅13分钟,两市跌停及跌超9.9%的个股(包括ST品种)共计1270股。股灾大片《熔断Ⅱ》再创票房奇迹。


张连起

张连起


分析原因,年初的A股面临大股东减持预期,注册制改革,汇率大跌……年前银行系统资金紧张,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流动性支持股市,而中小创业板本身就有下跌的冲动。此时熔断机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什么是熔断机制?


所谓熔断机制,是指对某一合约在达到涨跌停板之前,设置一个熔断价格,使合约买卖报价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在这一价格范围内交易的机制。


熔断的目的是为了风险控制。熔断机制最初由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实施,是在1987年10月19日股市暴跌后,美国股票市场采用的,以抑制价格在程序交易带动下的剧烈单边走势为主要目的方式,后来又几经更改。它产生于股票现货市场,但实际仍是为了控制由股指期货交易带来的风险。主要是为了控制程序化交易产生的现货与期货市场风险“互灌”的“瀑布效应”。


当股市急剧滑坡,市场流动性可能被耗尽,引发系统性危机。因此,熔断机制对价格波动的限制实际上是旨在解决金融资产价格巨幅波动的突发性与交易所风险控制滞后性之间的矛盾,避免流动性危机。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熔断给A股带来的另外一个巨大的改变:A股的T+1,对于做空者而言,变成了事实上的T+0,能让空头从多头身上赚钱的风险降到最低。熔断同样也会抑制流动性。流动性的实质是信息问题、信心问题,多数投资者在调整趋势出现时一致性选择了避险操作,导致踩踏式下跌行情发生。必须指出,某些评论对经济增长、人民币汇率、大股东减持、注册制改革等解读是片面的,应及时矫正,以正视听。


股市中,在开盘和收盘阶段常常会集中大量交易,就是因为交易者会更倾向于消除持有隔夜头寸的风险。这种市场心理预期同样会在“熔断”机制中发生。如果交易者预期市场即将关闭,势必会激发在市场关闭前完成所需交易的恐慌和渴望,结果是集中买入或卖出,造成更大的价格波动,继而引发进一步买卖压力,再度加剧市场波动。


熔断磁吸效应加速跌停。


所谓磁吸效应,是指实行涨跌停和熔断等机制后,证券价格将要触发强制措施时,同方向的投资者害怕流动性丧失而抢先交易,反方向的投资者为等待更好的价格而延后交易,造成证券价格加速达到该价格水平的现象。市场表现为涨跌停和熔断的价位附近存在磁吸力,所以称为磁吸效应。


正是因为磁吸效应的存在,熔断机制或是导致股市暴跌的“元凶”,一时呼吁撤销熔断机制的声音此起彼伏。熔断机制的本意是给市场一个冷静期,让投资者充分消化市场信息,防止市场或某一产品非理性的大幅波动,从交易机制的角度保持市场的稳定。但从熔断当日的交易过程来看,熔断机制设定的阈值却无意中给恐慌的投资者一个明确的“止损”目标:HS300指数首次触发熔断用时2小时15分,而触发第二档阈值(7%)则仅仅用了5分钟左右,这5分钟的交易时间里沪深股市跌势加剧伴随成交显著放出,显然是投资者赶在触发第二阈值前卖出所致。


仅仅以熔断机制本身而言,设立几个关口,将什么数值设立为阈值,需不需要考量波动的速度和频度,都是该机制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成败的核心。


美国只发生了一次熔断机制的触发。并不是说少就是好,但是我们是否也同样预估过熔断机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被触发才是对市场最有意义的?这个频度一定不可能太高。


中国股票市场小散户参与较多,股市波动一直较大,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是有数据作为支撑的。在进行制度设计时,有关因素是不是被充分考虑到了?是否有扎实的实证作为论证基础提出政策意见?邯郸学步的熔断,熔断的是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任,熔断的是人们对风险监管的信心,熔断的是市场对专业水平的信赖!好在证监会迅速听取了民意,紧急研究后叫停了熔断。


经济本身没有什么大问题,基本面本身没有什么大问题,单就熔断本身而言也没有什么问题,但这样的熔断现实,却抛给我们一个风险发生的最大问题。但愿经历之后,我们能找到真问题和真命题,市场才能真一路好走下去。毕竟,我们可以承受去产能的阵痛,但不能承受股市被操纵的伤痛!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内部控制委员会委员、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张连起 股市熔断机制 熔断机制 涨跌停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