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要闻 要闻

稳定粮食产能,发展现代农业

代表委员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问题重要讲话精神

2016年03月12日 19:54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一步农业的“主要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审议时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近年来,我国粮食虽然实现了“十二连增”,但同时我国粮食进口量连续两年突破1亿吨大关,由于农产品产需之间结构性矛盾突出,形成了粮价倒挂、产量库存进口“三量齐增”的罕见现象,一时间“国粮入库、洋粮入市”现象屡屡出现。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不我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陈章良告诉记者,他去年曾专门去东北三省、河北和云南调研粮食供需矛盾状况。在吉林省,他看到大量的玉米都积压在仓库里。“当年的玉米收获以后,已经没有仓库可以盛放,只好把前两年的玉米作为陈化粮处理掉,把仓库腾出来,储存新收获的玉米,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农产品供给侧改革,关键在于提升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杨维刚认为,总书记的讲话切中当前粮食市场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农产品成本较高,品种结构不合理,与市场需求脱节,难以形成有效供给。这就需要大力推进农产品的供给侧改革,提高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我们要推进粮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至少在粮食生产上要调整品种结构,让我们的生产更加符合市场需要。”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连步说。

“以前人们关心的是能否吃饱饭,而现在人们更关心的是能否吃‘好’饭,关心碗里的饭是不是健康、绿色。但目前市场相当一部分农产品还不能满足大众这方面的新需求。脱离市场需求的供给,最终只会被市场淘汰。”赵雨森委员认为,习总书记提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恰逢其时,是消费者的时代呼声。(完)

编辑:王沥慷

01 02 03

关键词:习近平 农业问题 重要讲话精神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