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将防性侵纳入义务教育课程

2016年03月15日 14:24 | 作者:孙萌萌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应将防性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加强立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呼吁加强对未成年人社会监护制度建设,填补法律法规制度空白。

据了解,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公益机构“女童保护”在北京举行了“女童保护——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座谈会上发布的《2014年儿童防性侵教育及性侵儿童案件统计报告》显示,2014年以来,性侵儿童的案件在全国各地呈持续高发状态,媒体曝光数量急剧攀升。

报告分析指出,近年来我国性侵儿童案件中,广泛存在“两多发”和“两薄弱”的现实情况:“家长、学校及社会各界监护缺位下的临时起意多发,熟人犯罪多发;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儿童安全监护薄弱,农村地区儿童安全监护薄弱。”同时,半数以上家长未对孩子进行防性侵教育。

对此,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和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均建议加强儿童防性侵教育,填补相关空白。

全国人大代表李一飞建议,应尽快研究出台全国性的权威防性侵课本、教案,填补教案空白。全国人大代表刘晓静建议,将儿童安全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让“安全教育第一课”作为小学新生入学第一课。

针对“两薄弱”的普遍问题,李一飞代表呼吁教育部门,“从整体机制上鼓励、推动学校及教师开展未成年人监护相关领域的活动、调研走访。”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建议各地妇联、街道办等组织部门,从行动上加大对社区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等弱势群体的关注。对于一些监护人性侵女童事件,朱征夫委员建议加强未成年人监护行政监督与司法裁判的对接机制,通过行政与司法相衔接,实现对监护人监护权的转移。对拒不履行监护责任、严重伤害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剥夺监护人的监护权。

有关专家学者还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鼓励、培育服务社区的第三方社会组织成长,并适当考虑购买第三方服务。

据了解,“女童保护”是由包括本报记者在内的全国百名女记者联合发起、设立在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的专项公益基金。截止到今年2月,已经在全国25个省份开展儿童防性侵教育课程,覆盖人群超过64万。



编辑:阮浩冉

关键词:防性侵 儿童 监护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