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蔡建强:心中有道 手中有术

2016年03月17日 14:19 | 作者:李琭璐 郭超 |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一名优秀的外科大夫要知道什么手术该做,什么时间该做,也要知道什么手术不该做,什么时间不该做。”做了30多年手术的蔡建强深知外科医生的职责。


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是蔡建强最愿意重返的时光。那是他作为住院医生最忙碌的岁月——爱人是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一家人住在筒子楼,他站在楼道里系着围裙炒菜,时常是菜刚放进锅里,医院就打来了电话,二话不说,赶紧撂下铲子,关了火,解了围裙往医院跑。


如此敬业,即便是同行,也不能完全理解,而蔡建强却乐此不疲。他说,医者之心,是从医者对专业的不懈追求,又是对患者疾苦的感同身受。医之专、医之难、医之疼、医之美,构成了医之心。


2015年的一个冬日下午,我们采访了蔡建强。他的语速好似冬阳下的河水,清澈、缓慢,还伴着一点点稍纵即逝的宁静与灿烂。他逻辑缜密,条理清晰,那些声音,仿佛一粒生命力极强的种子,落地便生出了根。


——引言


蔡建强

蔡建强

蔡建强(中)与团队在进行手术。资料图片

蔡建强(中)与团队在进行手术。资料图片


银针与柳叶刀


位于北京龙潭湖畔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以下简称肿瘤医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第一家肿瘤专科医院、亚洲地区最大的肿瘤防治研究中心。


早上八点,肿瘤医院外科楼腹部外科病房的患者们早早在病床上躺好,侧起耳朵,似乎在等待着什么。门被轻轻推开,蔡建强率领的团队,伴着清晨的一缕阳光如约而至。


查房是医生的必修课,几十年来蔡建强坚持亲力亲为。在没有门诊和手术的日子里,他总会亲自带队。即使作为政务繁忙的副院长,他也没有把这项工作推给别人。即便周末,他也经常会去病房查看,并且要求团队里的医生也要这样做。


蔡建强的查房以严格出名,医生和护士没有不怕他的,因为他问得太仔细,查得太认真,发现问题后“骂”得太凶。他常说,如果一个医生对病人不负责任,那就失去了做医生的基本资格。


有时,蔡建强会搞突然袭击。猴年春节前的一个下午,他没有知会任何人就来到外科楼病房,先在讨论室认真翻阅病历,并不时向管床医生问这问那。看到写得不清楚的地方,他眉头一皱,随即追问管床医生。管床医生早已战战兢兢,小心对答。蔡建强丝毫不减严厉,告诉他,应该清楚记录病人情况,不能有丝毫懒惰。


随后,蔡建强环视一周,对所有医生说:“你们每个人都要这样,写病历最能反映医生工作的认真程度,这是外科医生必备的素质!”


接着,蔡建强去病房查看病人情况。为了查体时不让病人受凉,他习惯性地将双手放在两侧腋下。走到病床前,他一只手拉起病人的手,一只手轻轻地放在病人的额头,感受体温是否正常,同时微笑地俯下身问:“今天感觉怎么样?伤口疼吗?有没有什么不舒服?”


问完这些,蔡建强又叮嘱虚弱的病人不要过早下地活动。他一边听管床医生汇报,一边弯下腰看引流袋里的液体量,当他觉得管床医生的回答和自己的检查结果相符时,就会回身赞许地点点头。


查房结束了,蔡建强轻轻地为病人掖好被角,对病人和家属说:“别担心,恢复得不错,可以回家好好过春节。有什么不舒服的,随时跟我们说。”然后来到下一张病床。待全部查看完毕,他一边往门外走,一边叮嘱管床医生需要注意的事项,还不忘回头与病人挥手道别。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医院亦是如此。百姓生病,往往愿意去三甲医院,不是奔着硬件设备,而是奔着名医而来。而在肿瘤医院,蔡建强就是众多名医中的一位佼佼者。


当初,蔡建强刚从白求恩医科大学(现为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毕业,被分配到北京。面对同属协和系统的三家医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整形外科医院和肿瘤医院,他选择了后者。因为肿瘤更难医治,他相信自己可以多做一些事情。当时肿瘤医院外科只有胸部外科和腹部外科,因为腹部脏器比较多,他就选择了腹部外科。


在肿瘤医院腹部外科,蔡建强一待就是三十多年。这样的抉择,他从没后悔过。


蔡建强的手,厚实而灵巧,上面的老茧清晰可见。只有仔细辨认,方可看出上面的疤痕,有些是拜常年工作所赐,有些则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


与鲁迅因父亲生病而立志学医相仿,蔡建强也是因为给妈妈治病,而萌生了当医生的想法。


1968年的冬天,6岁的蔡建强随父母下放到吉林省磐石县的农村,虽然这里距离家乡吉林市并不算遥远,但城乡之间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


五年的农村生活,蔡建强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一到冬天,他的膝关节就会肿得厉害。而蔡建强的母亲不仅患有关节炎,还有肾炎和严重的偏头痛。


童年的蔡建强每天早上鸡鸣则起,帮父母干活,不知何为懒觉。六七岁时,就会擀饺子皮儿,稍大一点,劈柴、播种、收割、烧饭都不在话下。


采访中,蔡建强绘声绘色地描述着10岁上下时的自己,如何将木头从大到小,劈成一条条、一块块,码好堆齐。斧子、镰刀、菜刀、擀面杖,“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于是,腿上、胳膊上、手上也留下了很多“纪念”。


如今回想起来,蔡建强觉得,这样的童年经历,对于外科医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手上细腻的功夫,就是从那时开始练就的。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15岁的蔡建强也迎来了一次重要的人生转折。


11岁时,蔡建强从农村回到城里,因为年纪偏大,他直接从小学三年级读起。1977年、1978年,全国恢复中、高考制度。和很多同学一样,之前几乎没怎么学习的他,一下子不知所措。


为了考上高中,蔡建强开始发奋。家里没有学习的地方,他就在厨房里学,挪开熟悉的菜板和碗筷,他把灶台当书桌,吃住都在这里。厨房仅小窗一扇,白天,他借着照进来的微光看书,晚上12点以后,才和衣而眠。


如此一年,蔡建强以全校第三的成绩考入省重点中学吉林一中。接下来,像跑马拉松一样连续学习了两年。1980年,他顺利考入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


同样是在15岁,蔡建强已是一名“小中医”了。因为妈妈的头痛经常发作,一位会中医的亲戚,经常帮她针灸治疗。总是麻烦大夫,妈妈心里有一种不安。


蔡建强看到这种情况,就斗胆问大夫阿姨:“我能学针灸吗?”


尽管阿姨和妈妈都充满疑虑,但蔡建强还是坚定地拿起了银针,在自己患“关节炎”的关节处开始试验,经过一个多月,妈妈接受了儿子的请求。就这样坚持了半年多,他竟把妈妈顽固的偏头痛治好了。


方向盘、听诊器、大马勺——20世纪80年代,这三样工具代表着社会上三种让人艳羡的工作——司机、医生和厨师。据说,从事这些职业的人永远饿不着。


3个“永远饿不着”的工作中,蔡建强可以胜任两个——拿“听诊器”,掂“大马勺”。


原来,利用大学的4个假期,蔡建强在吉林财贸学院学习了厨师面点。凭借医学专业的解剖知识,他切起肉来游刃有余,并且熟知肌纤维走向,平刀、顺刀、顶刀用得很溜。


治大国若烹小鲜。在蔡建强眼里,烹饪和手术也有相通之处。后来,经他手切除的肿瘤,小如蚕豆,大如婴儿头。他认为,这得益于在烹饪培训班对手感的训练。


1985年,蔡建强来到肿瘤医院。这双手,挥过镰刀、掂过大勺、捻过银针,终于操起了柳叶刀。


编辑:邢贺扬

1 2 3

关键词:蔡建强 外科大夫 手术 职责 医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