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地摊儿拾得宝贝来

刘星:我的淘书趣事儿

2016年03月30日 15:21 | 作者:刘星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我有一种宿命,每当我写作最需要什么资料的时候总有一本好书出现在我面前。1997年我创作电视剧《东方战场》到丹东采访,当时为了创作的需要最想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间谍是如何培养的……一个晚上,到鸭绿江边散步,信步前行,突然被一个不大的摆在地上的书摊挡住了去路,不是夸自己见了书就迈不动步,地摊上的书,别看今天被放到了地上,当年也是热捧在别人的手中,旧书好就好在他一定有过读者,起码一个读者,也许是一家。不由得蹲了下来,一本书跳入眼帘———《日本陆军中野学校》,信手翻开,一个如何培养日本间谍的全程教课书一样的读物,一个特高课特工从成长到死亡的过程,从一个特工组织到全面渗透整个社会各个角落的法西斯病毒,我明白这本书对我创作的意义,我如获至宝,开价八角,还价二元,卖者诧异,买者得意。

刘星

刘星

还有一本书,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小时候就知道苏联有个伟大作家叫西蒙诺夫,代表作品《日日夜夜》,2007年为了创作电视剧《东方》从资料里得知,新中国的开国大典,苏联派出的是苏联作家协会代表团,为什么是作家代表团,一个原因是苏联是文学大国,更重要的原因是苏联当时与中国的国民政府还有外交关系,不便再派出政府代表团,作家协会代表团团长是法捷耶夫,他的代表作品《青年近卫军》,从代表团的成员中我看到了西蒙诺夫也在其中,他的身份是《真理报》记者。他向毛泽东提要求随军采访,于是西蒙诺夫到了正在南方作战的四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访问从四野战士到司令员林彪的各级人物,写下了纪实小说《战斗着的中国》。正是由于得到了这本书,一本以苏联作家的视角描写伟大的解放战争的书,让我从另一个民族文学的记录中,感受着我的先贤们所创造的历史奇迹。正是有了这本书的启示,我们对历史人物的创作,历史唯物主义的把握有了强大的依据,文学创作需要鲜活的生活,但是历史和历史人物的远去,得到鲜活东西的机会与可能性越来越小,所以通过看别人的书,了解别人的经历丰富自己,不是唯一的路,但是也是一条路。正是由于我遇到这本书,隔着时空遇到西蒙诺夫,让我对解放战争的认知更加鲜活、更加具体,才使得我的电视剧《东方》有了神来一笔,写下自以为得意的台词:

林彪:“西蒙诺夫,《真理报》的记者同志,你的问题我说完了,也可能你没有尽兴,我给你一个办法,到战士中去,毛泽东把你派给了我,我理解毛泽东,我把你派到战士中去,记住,仗是士兵打的——”他看了一下表。

林彪:“我们谈了一会儿了,差四分钟四个小时,因为你总还有问题要问,再给你四分钟。”

西蒙诺夫:“讲讲你个人吧。希望你多讲一点,几个小时我都想听。”

林彪:“好,我今年四十二岁,负过四次伤,四渡赤水时跟毛泽东同志学会打大仗,四平战役开始没打好,四保临江是转折点,我最喜欢四野这个番号……上半生不好说,下半生说不好……”

西蒙诺夫:“完了?”

林彪:“完了……”

电视剧《东方》的成功播出,我感谢西蒙诺夫那本书。他还有一首诗我也很喜欢,诗的名字叫《等着我吧,我会回来》。这首诗写于苏联卫国战争初期,1942年1月,许多文学家和音乐家准备撤往大后方,西蒙诺夫暂住莫斯科旅馆,把他的诗集送给了作曲家M·勃兰切尔,勃兰切尔为此诗感动,随后即谱了曲。

当时苏联面临德国法西斯军队进攻,国家处在艰难之中,这首诗描写了战士的希望和妻子对丈夫忠贞不渝的爱和信念,一经发表争相传抄,给了战士以极大鼓舞,有的战士特意把此诗抄在信中寄给妻子。有位战士在战后写信给西蒙诺夫说:“您的诗,以及您在诗中所表达的对亲人深切的爱,支持我们度过战争岁月。”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

只是要你苦苦地等待

等到那愁煞人的阴雨

勾起你的忧伤的满怀

等到那大雪纷飞

等到那酷暑难挨

等到别人不再把亲人盼望

往昔的一切

一股脑儿抛开

等到那遥远的他乡

不再有家书传来

等到一起等待的人

心灰意懒──都已倦怠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不要祝福那些人平安

他们口口声声地说

算了吧,等下去也是枉然

纵然爱子和慈母认为

我已不在人间

纵然朋友们等得厌倦

在炉火旁围坐

啜饮苦酒,把亡魂追荐

你可要等下去啊

千万不要同他们一起

忙着举起酒盏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死神一次次被我挫败

就让那不曾等待我的人

说我侥幸──感到意外

那没有等下去的人不会理解

亏了你的苦苦等待

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

从死神手中,是你把我拯救出来

我是怎样在死里逃生的

只有你和我两个人明白

只因为你同别人不一样

你善于苦苦地等待

西蒙诺夫的这首诗我第一次读到时,就被它深深地打动,一个自信的战士,一个倔强的民族,一个不可战胜的国家一下子跃然面前,一个能歌好诗的民族,才知道这首诗的伟大情韵,一个敬畏文学的国度,他们明白文明是战胜野蛮最有效的武器。更让我敬重的是,诗人视角,真是很难启及,一个民族的文字,是从这个民族的文学长河中流淌出来,一经问世一定叮咚作响……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编剧)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刘星 淘书 地摊儿 写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