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砥砺前行,昔日受助今助人 ——汶川受助者从事公益投影

2016年05月17日 13:37 | 作者:赵莹莹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汶川地震,8年祭。

艰难跋涉、与时间赛跑、同死神较量、把生命揽入怀抱……四面八方伸向地震灾区的援手,给那段被灾难涂抹成灰色的日子增添了一抹亮丽。脱离长久的黑暗重又见到光明的那一刻,相信每名受助者都会发自内心地说出“感谢你从未放弃我”。

家园在修复,灾难的伤痛慢慢隐退,新的生活逐渐走上正轨。伴随着悲伤、坚强与希望,灾区人民在昔日的废墟上重获新生。那些曾经获救的幸存者,也在他们各自的人生坐标上熠熠生辉。


1

廖智

“心灵舞者”廖智

“太阳从海里升起来了。阳光柔和地、温暖地照在冰冷的泡沫上。美人鱼并没有感到灭亡。她看到光明的太阳,同时在她上面飞着无数透明的、美丽的生物。透过它们,她可以看到船上的白帆和天空的彩云。它们的声音是和谐的音乐。”

廖智说,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海的女儿》中,这是她最喜欢的一段。那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夺走了骨肉至亲和一双舞动的双腿,却也磨砺出她今时今日的坚强与勇敢。

“2008年地震发生后,很多素昧平生的人都在支持我、鼓励我。曾经有一位志愿者蹲在我的轮椅旁对我说,即使你坐在轮椅上也很美丽。”廖智说,正是来自志愿者的陪伴与尊重给了她前行的力量,让她觉得面对困难自己并非孤单一人。也正是从那时起,她想把这份“陪伴”的力量传递给更多人。

2013年,雅安地震,廖智加入重庆鑫源摩托越野救护队。时隔5年,从汶川到雅安,曾经的受难者成为了施救者,廖智的初衷很简单———凭借亲身经验,赶在救援黄金时间到达灾区,去帮助处于危难中的人们。

对于身上的假肢,廖智并未感到不便,反而视其为自己的一个优势。“汶川地震时我被卡在废墟里,救护人员都进不去,是一个小个子的男孩钻进去救了我。”廖智说,卸掉假肢后,原本就个子小的她会更灵巧,可以做那些体力强壮的男人无法做到的事情。就像当年自己被救的时候一样。

从为家乡灾民筹款义演《鼓舞》,到成立残疾人艺术团,将舞蹈的优美和残疾人的生命张力融合到更广阔的舞台;从出演励志公益电影《深情约定》,到写作并出版《感谢生命的美意》;从走进受灾地区的小学支教,帮助残疾学生恢复信心,到奔赴雅安地震灾区做志愿者,在抢险救灾一线送粮、送衣、搭帐篷,安抚那些恐惧和绝望的情绪……

8年来,当初那个绵竹县汉旺镇的普通舞蹈老师,正在一步步完成她身为志愿者的人生蜕变,并始终坚持自己的公益梦想。廖智在自己的书中写道:“那些曾经试图击垮我的,反而成为生命中至深的感激。”

“当一个人身处苦难,遭遇人生最大的挫折时,可能最需要的并不是金钱,而是在人生低谷时仍然可以有人给他鼓励。”廖智觉得,舞蹈是有时间年限的,但社会服务这件事对她而言是具有生命力、并且永远不会感到疲倦的。“哪怕我一生只能影响到10个人、20个人,但他们的生命确确实实地被改变。我希望能用自己一生的时光,来做这件事情。”

如今,从重庆来到上海发展,廖智透露自己最大的愿望是在当地成立一家非营利性机构,帮助同样遭遇不幸的残疾人,赠送他们假肢的器具,为他们进行就业培训:“经济独立是能够独立生活的根本,我希望能够从本质上帮助他们享受自由的生活。”


2

袁孝伟

“善的种子”袁孝伟

亲历过地震的人,才能明白重拾那段记忆是何等的痛彻心扉。

对袁孝伟而言,“5·12”是不愿再提及的悲伤过往,是缺失了右臂的惨痛,但他说:“活下来,就是幸运的。”

8年了,与袁孝伟一样幸运的同学们或多或少在从事一些与公益相关的活动,比如为震后失去亲人的家庭筹款。目前,袁孝伟供职于四川省绵竹市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站,这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由“国际助残”在当地孵化的一家公益服务站。

袁孝伟出生在北川羌族自治县小坝乡的一个小村庄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在扛着农具下地的情况下考上了县里最好的学校———北川中学”,他是村里的第二个高中生。

汶川地震,转瞬间,把学子们对于未来的幻想与期待无情地撕扯成碎片。被垮塌的校舍埋压48个小时后,当时正读高二的袁孝伟获救了,后送至重庆西南医院。3个月后,失去右臂的他返回北川中学临时教学点继续学业。

没有了右手,加之左手部分神经受损,袁孝伟面临的最大阻碍并非那些落下的功课,而是如何写字。左手对于握笔是陌生的,那时候,答完一份考卷,背心都会湿透。

经历过“生死轮回”,袁孝伟有了更大的勇气和执着去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利用所学所长为残疾人康复事业作点贡献。2010年,他如愿考入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人体学专业。

雅安地震那年,袁孝伟正值大三。震后第二天,他向学校提出申请,要前往雅安用专业知识帮助震区伤员恢复。当他戴着假肢加入到抗震志愿者的队伍中时,生怕伤员看到自己的真实状况后会怀疑他的能力:“只有一个胳膊的人怎么给他人做治疗。”

“当时有个伤员伤得很重,甚至想放弃,谁劝都不管用,我就当着他的面,摘下自己的假肢,他一看就傻眼了,接着我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他重新振作。”袁孝伟说,一次意外之举,不但让他彻底抛去了顾虑,更看到了自己残疾的一面给灾区伤员带来的巨大鼓励。

那年七八月实习季,获知芦山县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震后恢复开放后,心急如焚的袁孝伟立马联络康复服务中心申请过去实习。不久后,服务中心里多了一位身穿白大褂、清瘦挺拔的小伙子。那段时间,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5点,袁孝伟都在康复服务中心里服务。前来治疗的残疾人对他非但没有不信任,反倒由于类似的经历,相互间更加容易沟通。

“因为地震,我不得不面对终生残疾的现实。但也正因为残疾,让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袁孝伟坦言,他没有宏伟的梦想,只希望能做好与残疾人保障有关的事情,“我的第二次生命从这里走出来,第二次命运也要从这里开始。”


3

王佳明

“西部马兰花”王佳明

曾有人这样评价王佳明:“从地震发生到入学清华,坚强一直是他的标签。”

2008年夏天,灾后余生的王佳明,成为震后北川的第一位清华学子。这个喜讯,没能让他的脸上显露出喜悦的笑容。记忆中5层楼瞬间塌陷的那一刻,已烙印成心底的一道疤。

毕业后在大城市里安个家、赡养好山里的父母,这曾经是王佳明最大的梦想。然而地震发生后,这个出生于1988年的羌族小伙子仅存一个念头:“人,就是要好好活着。”

简单收拾行装迈进清华园。王佳明对记者说,头几个月他几乎彻夜难眠,“号啕大哭着刨挖砖块儿的学生家长,在铲车微弱的光亮中躺在地上再无声息的同学……一闭眼,全是地震时的画面。”

在校期间,王佳明从一位师兄处听闻,汶川地震救灾时,清华师生持续献血14小时,18.2万毫升血液被医护人员连夜送到灾区。那一刻,性格坚毅的他留下了感恩的泪水。从那时起,敬畏、责任、回报,几乎成了王佳明人生的关键词。入学至今,他坚持义务献全血11次。只要有机会奉献社会,王佳明一点都不吝啬。

2012年,王佳明加入清华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主动请缨奔赴西藏。

在他支教的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系,一个年级有5个班,每个班有60几名藏族学生。王佳明告诉记者,这些学生都是翻山越岭,乘坐大巴几天几夜才来到拉萨,获得了免学费的读书机会。

“这些孩子都说想当公务员,自己学的专业都不愿意从事,对大学生活也知之甚少。”王佳明说,支教期间,有不少学生会找他聊天。孩子们对于未来的迷茫,令他深感忧虑。为此,王佳明主动与学校领导沟通,申请为学生们加一门选修课,主讲大学生活和求职规划。

一周后,农林系学生的课表上多了一门新课程———《大学生与大学生活》。在接下来的8周时间里,王佳明与藏族学生一同思索人生、规划生活,寻找生命的意义。

离开西藏时,在《大学生与大学生活》的课堂上,王佳明放完了清华大学的微电影《敢不敢一起滚蛋》,底下的学生哭成一片,站在讲台边的他,深吸一口气,小声说了句:“我们还会再见面的。”合影留念时,脖子上挂满哈达的王佳明被簇拥在正中央,他用手臂紧紧揽着身旁的学生。

作为2016届硕士毕业生,王佳明已回到清华大学明亮的实验室,为毕业论文忙碌着。他的脑海中,仍会不时浮现藏族同学们为自己送别的场景,他们脸颊上的高原红,还有那比草原还要纯净的笑容。他心中的一个信念随之越发坚定:“去西部,回北川,到祖国需要的地方。”

曾获“抗震英雄救灾少年”称号、2013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西藏支教一年……如果没有经历地震,王佳明的人生或许会有所不同。在废墟中保住了生命,并有幸接受了一流的大学教育。王佳明说自己没时间回想那些曾经,他思索的只有未来:“人生有太多不确定,但此刻的我已积聚能量,盼望尽早回乡书写有意义的人生。”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廖智 王佳明 袁孝伟 地震 汶川 受助者 公益 助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