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全国政协委员张西南:夜读“长征”的思考

2016年06月17日 08:15 | 作者:张西南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离开遵义的最后一个夜晚,我用了几乎一个通宵的时间,阅读了当地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语文、历史、地理、思想政治(包括品德)四门课程的60余册课本,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两种。当作完阅读笔记的时候,天已经亮了。我没有感到疲倦也不感到轻松,因为教科书中有的内容或设计或概括或表述让我觉得心里有些不适。

张西南

张西南

一是关于描述长征的课文有点少了。语文课里好像只有三篇:《金色的鱼钩》和毛主席的两首诗词《长征》、《娄山关》。我记忆中自己上小学中学读过的《一袋干粮》和《飞夺泸定桥》两篇课文都没有了。还有我在历史课文里读过的毛主席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关于“长征是历史记录的第一次”的名篇,在现在的教科书中也看不到了。但没想到,《历史》课本关于“红军长征”这一小节,却用“国共的十年对峙”作为教学单元的小标题,虽说并未违背历史,但党史军史对此十年的准确表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此做了通俗的解释,“由于国民党搞白色恐怖,把工会、农会都打掉了,把五万共产党员杀了一批、抓了一批,我们才拿起枪来上山打游击”。如果回避或淡化国共斗争的起因和性质,用“对峙”这种模糊的或中性的概念来讲述历史,同学们就可能很难理解国共合作为什么会破裂、共产党为什么要创建自己的武装、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二是关于革命精神的课文有点虚了。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课文里,提到了井冈山、长征、延安、红岩、西柏坡等精神,总共不足百字。均未解释这些精神是什么,只要求同学们自己联系实际去想一想。我以为这也欠妥。这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党和国家、军队对此已有非常明确的统一规范的表述,应该原原本本的印在课文里,由此统一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启发同学们联系实际加深理解,而不能像现在课文里这样,只是点一个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精神内涵,这既不利于老师备课,也有可能把本来十分重要的授课内容讲虚了,还有可能造成同学们各自不同的解读,最终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是关于反对战争的课文有点偏了。有篇课文讲“放飞和平鸽”,列举了不少史料论证“战争是人类的灾难”。呼吁和平当然好,控诉灾难也无错。但战争是分性质有区别的,侵略者发动的战争是不义之战,被侵略国家奋起反抗则是正义之战,不能只印上日本遭受原子弹爆炸的照片,而不印上中国和亚洲许多国家遭受日本飞机轰炸的照片,只有辨清战争的性质乃至侵略与反侵略的是非,才能正确认识战争造成的危害。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教育孩子们如何看待战争,不能只是单纯灌输反战的思想,而是要让他们懂得,中国人民酷爱和平,历来反对战争,也从不惧怕战争,和平不能靠别人恩赐,而要靠自身的强大,如果谁硬是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中国人民只能坚决应战而别无选择。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已证明,中小学对人的教育培养时间最长、影响最深,对人的一生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也对中小学教科书的编写选择提出了很高的标准和很严的要求,尤其是对教育部主管的统编教材,更应该做到与培养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合格人才的教育目标相一致。或许我们有的同志对此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而个别西方国家却对我们中小学的语文教材异常“关心”。去年载文称中国的教育“从未摆脱残忍和嗜血”,教材中“用胸膛堵枪眼、用手托炸药包引爆、趴在熊熊烈火中一动不动直至被烧死”……今年又载文指责“编造堵枪眼炸碉堡那一类味同嚼蜡的垃圾才会毁掉孩子一生的品位”。至于他们出自何种用心路人皆知,如果我们自己再认识不清那倒真是令人担忧了。

就在调研结束的时候,从教育部传来消息,他们对目前中小学教材中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并正在着手解决。但愿他们能够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尤其是把涉及中国革命历史的课文修订作为重点来抓,调整充实这方面的师资力量,适当增加党史军史专家学者参加,以便集思广益,博釆众长,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因为编审者职业局限或个人主观意见而造成有的课文设计、选择、立意、表达的偏差甚至是失误。

为此,我想真诚的呼吁,无论是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还是纪念建党95周年,都要把着眼点、落脚点放到校园里来,从给孩子们上好每一堂革命传统教育课做起。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全国政协委员 张西南 长征 阅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