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云”端医疗大有作为

——上海医疗信息平台建设纪实

2016年07月05日 08:53 | 作者:朱婷 王燕 顾意亮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B20160705005-zx3

病人家属蜂拥在医院等候排队挂号、影像中心堆积着数量巨大的X光片,这些曾经熟悉的场景,随着医疗信息化而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电子叫号、电子病历。 本报记者贾宁摄

■科技应用,玩转指尖上的医院

信息化建设,对于方便患者就医来说,起到的效果足以用立竿见影来形容。

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办公室,社会工作部主任钮骏正忙着调试微信平台。“我们每年要通过微信提出几项新的便民举措,比如今年在做微信结算,以后通过微信就可以直接支付医疗费用。”钮骏告诉记者。

2014年4月,上海市儿童医院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成为全国首家通过微信进行实时挂号的医院。“不是像以前预约一个号,跑到医院还要重新挂号。现在不论身在何处,只要用手机操作,挂了这个号就给你了,还可以实时察看进度,减少了排队时间。”钮骏说。

同时,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就诊流程也得到了优化。上海儿童医院信息科主任王淑告诉记者,根据儿科的特点,高热、腹泻病人比较多,以前都是医生开了检查单,然后去排队检查,等到检查结果再回去诊断,如今可以咨询工作人员,需要的话可以先做检查,减少病人无谓的等待时间。

在上海儿童医院住院部,五岁的欣欣正在父亲李先生陪同下,用手机收听童话故事。这是上海儿童医院开发的“智能床旁”APP,专门针对住院小病人,家长只要把住院号输进去,就可以查到第二天做什么治疗、收费明细等,上边还有益智类游戏和针对疾病的健康宣教,内容丰富多样。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大门口,24小时门诊自助服务中心格外显眼,这在上海医院中也是一个创举。在机器上,可以提供门诊自助预约挂号、自助打印检查报告单、查看各类门诊信息等服务,

副院长吴正一告诉记者,该医院整合信息资源,在预约上采取多种方式,方便患者预约挂号。其中,网络预约、微信预约、自助服务一体机预约已经成为主体途径。

“患者可以获得精确的具体时段及就诊排序号;所有预约信息会自动导入收费系统,可以实现诊间扣费、自助机付费;患者在线可以预约门诊、查看报告,还可以获取就医指南和科普声像资料。”吴正一说。

为了方便患者,九院开通了免费WiFi。在九院“微自助”手机应用功能上,既可以绑定自己的就医卡,还可以绑定亲友卡,为家人预约挂号。候诊队列中可随时查看了解候诊情况。报告列表中,可以查看当前三个月内的检查报表等。

而移动数据设备的使用,可以随时查看和输入诊疗信息、用药情况、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让医生和护士在巡查和疗护时更加准确。据了解,这方面的应用已经在上海多家医院普及。

■互联互通,医院不再是“孤岛”

据上海市卫计委信息中心主任谢桦介绍,上海医疗信息平台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依托上海“健康信息网”,构建起“1+18”(市级、医联和17个区县)市区两级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区两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说到信息互联互通,不得不提到上海医疗发展的“申康模式”。

“在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时,我们发现,患者在医院就诊流程繁琐,医生难以掌握患者在外院的诊治情况,医院间信息割裂,难以互联互通。”申康中心事业发展部主任赵蓉告诉记者,申康中心推进的“医联工程”,意在打破医院之间的壁垒,让孤立的资源流动起来。

2005年,上海率先进行市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探索“管办分开”,成立上海医院发展中心(申康中心)。如今,由申康中心推动的“医联工程”,已经建成国内最大样本量的医疗信息库。

记者看到,“医联工程”平台的页面上,显示着覆盖全市38家市级医院的专家门诊、专病专科门诊和普通门诊,患者可以在联网医院使用“医联门诊跨院一站式付费”服务,还可以登录医联网,直接查询在38家市级医院所做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600余项检验结果。

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实现从医院到科室,从医生到患者及单次就诊服务的全程监管。同时,通过与区(县)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的联网共享,可以实现市级医院与社区的诊间预约、跨院转诊、影像网络会诊等。

“原来很多到三级医院看病的患者,因为在社区配不到药,不得不去三级医院。现在只需要在签约的社区配药,因为我们的信息都打通了,医生可以查到配的什么药,甚至通过医药公司联动,还能将药送到家里。”谢桦说,这些都是靠数据共享实现的,也是信息互联互通之后带来的便利。

他表示,有了互联互通做基础,接下来上海将推进三个“云”服务,即健康云、医疗云、影像云。通过信息技术和健康管理的有效融合,整合居民个体、各级医疗机构、专业站所、各类社会健康管理与保险机构的资源,提高资源有效利用效率。

以医疗云为例,以人口健康大数据为基础,整合各类医疗服务相关的线上与线下资源,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政府部门可以成为权威信息的发布者,让客观数据说话。比如某种病全市一年有多少例,具体某个医院甚至某个医生收治多少,每一例情况如何,治疗费用多少,都能清晰地显示,为老百姓就医提供参照,而不是去搜索互联网上的信息,或是迷信医疗广告。”谢桦表示,这样的实践国外已有不少,但在国内并不多,今后可以成为发展趋势之一。

编辑:赵彦


01 02 03

关键词:云端医疗 智慧医疗 大数据服务管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