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汪建新:感悟毛泽东诗词

2016年07月11日 10:23 | 作者:汪建新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把握毛泽东诗词的时代价值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毛泽东是一位政治家诗人,诗人政治家,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生动体现,在创作方向、选材立意、感情抒发和创作方法上,都以人民为中心,立足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毛泽东绝非为写诗而写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所说,毛泽东始终“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是毛泽东诗词感人肺腑的根本原因。

毛泽东是人民领袖,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毛泽东诗词中多次出现“我”或“吾”字。“春来我不先开口”、“我返自崖君去矣”、“算人间知己吾和汝”,这些“我”指作者本人。但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没有沉湎于“小我”之情,“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而今我谓昆仑”、“我失骄杨君失柳”。在这些诗句中,“我”绝非“小我”,已成“大我”。而在“红军不怕远征难”,“百万雄师过大江”当中,“小我”已升华为“无我”之境。因而毛泽东才会用“是指无产阶级”去解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诗言志”被毛泽东提升为“小我”与“大我”合二为一的全新境界。

写人民、赞人民是毛泽东诗词的主旋律。他用如椽大笔和盖世豪情讴歌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和光辉事业。他笔下的人民群众及其英雄形象都是正义的化身,理想崇高,信念坚定。“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六月天兵征腐恶”,“直下龙岩上杭”,“不到长城非好汉”,“宜将剩勇追穷寇”。这个群体英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十万工农下吉安”、“百万工农齐踊跃”、“唤起工农千百万”。毛泽东坚信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之伟力存在于民众之中,人民群众是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横扫千军如卷席”、“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毛泽东诗词对人民群众赞誉最高的莫过于“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毛泽东向来主张文艺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使人民群众得到美的享受、精神鼓舞和智慧启迪。毛泽东诗词既有古典诗词的古朴典雅,又有现代汉语的自然流畅,甚至口语入诗明白如话。他即使运用典故,也往往为百姓所熟知,如唐宗、宋祖、华佗、牛郎、吴刚、嫦娥等,绝不故作艰深。毛泽东诗词雅俗共赏,读来能懂,谱曲可唱,念了易背,脍炙人口,真正是充满“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艺术杰作。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畅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引用了两句毛泽东诗词,用“雄关漫道真如铁”来描述中国上百年的艰难奋斗,用“人间正道是沧桑”来展现民族振兴的壮阔现实,令人心潮澎湃。

毛泽东没有直接使用中国梦这个词,诗词中也只有两处出现了“梦”字,一是“别梦依稀咒逝川”,二是“我欲因之梦寥廓”。但毛泽东诗词不仅生动记录了他一生的奋斗足迹,也形象地寄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救亡图存和励精图治的价值取向与使命担当,深刻展示了中国梦的理想境界、精神特质和人间正道。

“中华儿女多奇志”。早在求学期间,青年毛泽东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何以报仇?在我学子!”他痛斥袁世凯卖国求荣。因为“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毛泽东“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面对内忧外患,毛泽东发出振聋发聩的诘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共产党诞生之后,毛泽东更是将人生追求同全国家、全民族、全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立志要改造中国与世界。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诗词转向抚今追昔,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新生事物,讴歌人民群众战天斗地、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换了人间”、“旧貌变新颜”、“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毛泽东为此而欢欣鼓舞。他热情地讴歌“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的现实盛况;极力地营造“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的喜人场景;热切地追求“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发展速度;急切地规划“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治水工程;努力地调动“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的建设热情;倾力地培养“不爱红装爱武装”、“拒腐蚀,永不沾”的一代新人;殷切地构建“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的美好社会。毛泽东这些诗句所追求的社会理想,至今依然令人心驰神往。

编辑:邢贺扬

1 2 3

关键词:汪建新 毛泽东诗词 内涵精神 时代价值 现实意义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