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现场头条书画现场头条

传承书法真谛 彰显瑰宝魅力

——全国政协“中小学生书法进课堂”调研组在青海调研纪实与思考

2016年08月01日 08:52 | 作者:张丽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新闻背景: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系列讲话精神与《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6月26日至30日,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书画室主任马飚为组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苏士澍为副组长的全国政协“中小学生书法进课堂——贫困地区中小学生书法教师援助计划”调研组赴青海调研。据了解,该调研是为本月即将召开的“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议政性常委会议做准备。

C20160801004-zx9


C20160801007-zx9


C20160801005-zx9


图片说明: 书画室委员与学生共同创作书法作品。

图片说明: 书画室委员与学生共同创作书法作品。

开座谈、访基层、进校园、促交流,委员们深入青海省多个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校、文化机构,实地调研“中小学生书法进课堂”的开展情况,吸取经验,反思问题,旨在探索一条促进书法传承保护的健康路径。那么,促进书法传承保护有何重要意义?“书法进课堂”有何必要性,亟待解决哪些问题?贫困地区如何开展书法教育?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参与此次调研的委员。

充分发掘书法的文化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一定要传承保护好。”确实,书法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曾分别于2009年与2014年作过题为“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刻不容缓”与“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大会发言的苏士澍从历史角度分析,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从未因外界影响与社会动乱使中华民族的根——汉字动摇过,并且汉字的产生、传承与发展,永远与生活、经济、文化一脉相承、息息相关。

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最早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商代的甲骨刻辞和青铜器题铭。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篆、隶、草、楷、行五种书体以及手札、手卷、扇面、中堂、条幅、对联等多种形式。委员们认为,书法是与生活联系最紧密、参与者最广泛、最受大众喜爱并最具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审美意境和艺术精神。

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侨联顾问梁国扬看来,书法不仅是一种审美艺术,还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特色、性格与精神,常言道“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其中所蕴含的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等哲理,与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范紧密不可分。有的委员认为,书法还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深入中国人的血液与心灵深处,既修身,又养心。

所谓书法的“精气神”到底指什么?有的委员认为,“精气神”就是中华文化的骨气和底气。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有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在书法创作、研究、教育、交流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和突破。但历史悠久的书法艺术的丰厚内涵还未得到充分发掘和传播,特别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书法的使用、生存、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提笔写字,电脑、手机已成为生活及办公的主要工具,这关系到中国书法的生死存亡。委员们指出,中国书法的“精气神”要世代相传,这需要从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做起。在多民族聚居地区,书法教育还是树立爱国意识、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抓手。比如玉树在重建过程中,建立了青海省首个“兰亭小学”隆宝镇中心寄宿学校,为藏族学习传承书法、弘扬传统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追根溯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张改琴在探索汉字源头时有着自己的思考,书法以汉字为依托,汉字以象形为起源,本身就蕴含着当时社会的生活与思想,好的书法确实能传达中国人的精气神。她表示,这需要相关部门引起重视,以适度的方式、科学的方法来传承与保护书法。

编辑:邢贺扬

1 2 3

关键词:中小学生书法进课堂 全国政协 传承书法 书法 青海调研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