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文明执法从规范言行做起

2016年08月09日 14:52 | 作者:高路 | 来源:钱江晚报
分享到: 

“七一”前夕,宁波市印发《习近平总书记党风廉政论述漫画解读》和《机关党员干部负面言行提醒本》两本“口袋书”,出台了“负面言行提醒”制度,引导警醒各级党员干部“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口袋书”图文并茂,形式新颖。

有人对必要性提出质疑,认为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形式主义。这是一种误读。

不管是执法行为,还是公务行为,也不管是面对群众时的公开言行,还是私底下的个人行为,都得遵循一套规范。比如身为党员干部,一些有损于党、国家、人民利益的话不能说;面对群众,带有侮辱性的话不能说,容易引起歧义的话不能说,粗暴简单的甚至骂人的话自然更不例外。

语言也是一门科学,不同的语境不同的场景,同样的话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有了这本经过论证,上上下下都能接受的负面言行规范,就能对照着其中的条目规范自己的言行。仔细揣摩其中的精神,就能让各级干部官员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社会的文明作好表率。

规范也会带来更好的办事效果。公务行为毕竟不同于个人间的行为,话虽然是从个人口中说出来的,但在群众眼里往往代表着职能部门甚至是一级政府的态度,不能不更谨慎一点更规范一些,更有理有据,更体现依法行政的精神。就因为态度语气用语的问题,原本理直气壮的执法行为,变得不那么有理了;原来正当的程序,别人就可能来挑你的刺,就可能有抵触排斥的心理,并进而影响办事效果。一些不规范的言行举止,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也有人对文明用语是否必然带来文明公务提出了担忧。文明用语确实未必带来文明执法、文明公务,文明公务的核心也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文明,更包括行为上的文明,过程上的文明。你再礼貌再谦让、再动听再圆润,不办事,老百姓也不会说你一声好;或者只图言语光鲜,不求办事实效,也难免会给人务虚的印象。

所以,这种担心并非毫无道理,这也提醒我们,入礼还得入心,没有入心,入礼也就只能图有其表。为什么在党员干部中存在一些负面语言,就是因为漠视群众的利益,所以才用各种不着边际的话来糊弄群众。正是因为摆不正自己的位置,端着官架子, 没有将群众的利益装在心里,所以才居高临下,颐指气使。

对待群众,礼只是一个方面,有礼貌、有态度、有说法、有作为,如此一来才能取信于民。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文明执法 规范言行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