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张世平:养老关乎万家

2016年08月19日 09:17 | 作者:张世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提起对养老服务业的关注,源自4年前我随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文化交流团赴台湾考察,期间广泛接触了那里的老人、居民和养老从业人员,对台湾养老的政府投入、社区支持和浓郁的敬老氛围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3年,我把80多岁的老母亲接到身边居住。看着日渐衰老,时常表现出孤独、恐惧和多疑的母亲,我常常想,我们这些“50后”以及数千万将进入暮年、也许将失能失智的中国老人,未来的生活将怎么过?从全国总工会岗位退下来后,我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着手筹备了一个健康养老协会,希望能够像智库一样,为国家、为地方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出一些主意。这些年,我也积极参与全国政协的相关调研活动,到成都、青岛、安徽、重庆、辽宁、浙江、广东等地,考察当地的养老服务业做法。

随着慢慢深入了解这一领域,我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远比想象得要严峻、紧迫和复杂。目前发达国家已历经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科学老龄化的进程,而我们似乎才刚刚彻悟,许多工作也才刚刚开始。

国际经验表明,如果不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将会出现经济增长速度下滑、财政负担加重、社会保障难以为继以及老人赡养不足等风险。从我国情况看,老龄化高峰期的加速到来和人口结构变动,是我国经济增长下行的原因之一。人口老龄化规模大、势头猛、程度高、不平衡等特征,可能会改变我国经济运行,冲击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新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战,成为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期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快速老龄化的严峻形势相比,还有许多突出矛盾和不相适应的问题亟待解决。如法律法规不配套、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服务队伍建设缓慢,健康管理严重缺失、支撑体系尚未建立,养老产业和产品发展滞后、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下老人需求的日渐增长和更加多元。现在的老人不同过去———他们不仅需要衣食无忧,还对精神文化情感要求更高。现行养老金制度难以让他们获得充分安全感,对这一问题,也需要政府深入研究,有针对性地出政策、搭平台、给出路。

这次调研,我欣喜地看到地方政府对于养老服务业的重视。北京、天津两地都把养老服务工作列入政府的十大民生工程,而且引入了社会力量加入社区居家养老公共服务体系支持体系,而不只是政府单方力量供给。北京市、天津市都在开展的街道、社区网格化养老服务驿站全覆盖,让人看到未来居家养老的一种趋势和希望。通过政府搭台、撬动了更多的社会力量的加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变得更有效能,商业、金融、医疗等专业服务力量的共同加入,也让养老不再是传统民政部门单方的事。

养老服务工作,只有政府真正归好位、定好位,在实践中处理好与社会、企业、个人的权责,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让更多的老人“获得感”更强,为他们提供的服务更精准。

(作者系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张世平 养老 养老服务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