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清代书法家汪涛书法四条屏

2016年08月24日 17:10 | 作者:丁顺兆 | 来源:黄山晨刊
分享到: 

近日,笔者与酷爱古字画收藏爱好者丁先生交谈得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收藏到了一套流传有序的书法四条屏。

该藏品共计158个字,字字用笔圆浑醇厚,结构似欹而正,极具变化跌宕之韵致,实为古今书法界不可多得的书法佳作之一,对研究清代书法及古徽州文化有着极高的价值。



丁先生说,该幅藏品系休宁第一大姓——汪姓族人家传。由于年代久远,装裱绫缎已有少许破损,但条幅内胆不缺字,实属难得。

四条屏均长150厘米,宽37厘米。内容为明代散文家、藏书家茅坤所编《史记钞》第十册《柳州文钞引》片段:“昌黎之文,得诸古六艺及孟子、杨雄者为 多,而柳州则间出乎《国语》及《左氏春秋》诸家。其深醇浑厚或不如昌黎,而其劲悍泬寥抑亦千古旷音也。欧苏二家之论不同:欧次情事甚曲,故其论多确而不嫌 於複;苏氏兄弟,则本《战国》纵横之旨为文,故其论直而畅,更多疏宕逸遒之势。欧譬如引江河之水,而穿林麓,灌浍亩;苏譬如引江河之水,一泻千里,湍者 萦,逝者注,杳不知其所至也。落款为:诗兴仁兄先生正·雪山·汪涛。”

据文献《休宁县志》、《广印人传》记载,汪涛,字孟凌,又雪山、山来,号梦龙,人呼梦龙将军,清初休宁城西人。其不仅儒学功底深厚,而且精于真、草、 隶、篆及各家书法。每摹一家,从不致杂入一笔。大则方丈,小则径寸千言,无所不精,悉具其美。铁笔之妙,包罗百家,前无古人。

据《清朝野史》卷十记载:汪涛少时随其父至楚中(今湖南岳阳一带)贩米(当时的徽商非常有名,“无徽不成镇”就是当时的最好写照),逆游暇日,偶至一 寺,见衣冠者十余辈在佛殿前以沙聚地,成字径丈,曰“岳阳楼”,却屡聚屡散。雪山着见笑曰:“是以墨书也,何限于八法乃尔耶?”众惊愕,因白之郡守,廷入 署煮墨一缸。只见雪山以碎布蘸墨,书于匾上,顷刻成。守叹赏久之,因嘱雪山落款于后,曰“海阳汪涛书”。后岳阳楼虽屡修,而此不能易也。

今日“岳阳楼”三个遒劲有力、刚柔相济的金色大字牌匾,乃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诗人郭沫若先生题写,这其中还有一个伟人礼让的故事呢。上世纪六十年 代,岳阳楼重新修葺完毕,岳阳地方人士想请毛泽东主席题写牌匾。毛主席谦虚地建议因为是文化名楼,还是由文化名人郭沫若先生来写最合适。郭沫若接信后,感 到非常荣幸,当即提笔挥毫,写下“岳阳楼”三字,但总感觉不满意,又一连写了十几幅,一并寄给毛主席圈定。毛主席接信后一番对比,还是感觉信封上的“岳阳 楼”三字写得最好,就用红笔圈起,然后让身边工作人员寄往岳阳。这段美谈又给今日的岳阳楼新添了一段千古佳话。

“岳阳楼”匾额的题写,自清代以来,有史记载的有汪涛、程春海、蒋介石、何健、郭沫若等五人。据史料记载,其书法功底无人能敌,书法真迹市面上更是罕见。听湖南朋友介绍,在“岳阳楼”博物馆还珍藏有汪涛书法真迹。

休宁县地方志主任汪顺生说,从该书法四条屏书写风格、落款、印鉴来看,应确定为清代休宁籍书法家汪涛真品。在休宁《地方志》等经史典籍中,许多都记载汪涛其人其事,但唯独不见传世作品。这幅书法四条屏,填补休宁清代书法文化的一处空白。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好的作品,不能束之高阁,更不能养在深闺人未识,今日提笔写下收藏故事,希望更多的藏家分享这份喜悦,更多的藏友一睹她的“芳容”。

编辑:陈佳

关键词:清代书法家 汪涛 书法四条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