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侯露:新疆真是好地方

2016年09月05日 08:47 | 作者:侯露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飞机起飞之前,我往朋友圈扔了个问号:谁会唱新疆歌曲?

侯露

侯露

落地后开手机,好家伙!朋友们发来了几十首新疆歌曲的歌名:《我们新疆好地方》、《达坂城的姑娘》、《草原之夜》、《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克拉玛依之歌》、《库尔班大叔你上哪》、《新疆亚克西》……最有趣的是,我的幼儿园同学发来了我们小时候唱过的儿歌:“我们来到了苹果园……”

啊,新疆,你的文化一直哺育着滋养着我们,伴随着我们成长,你不仅是新疆各少数民族同胞的新疆,更是全国人民的新疆啊!

带着这样情感,我随全国政协京昆室一行开始了“少数民族戏曲保护传承和发展”在新疆的调研。黑格尔说过,戏剧是一个民族成熟的标志。歌舞在新疆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新疆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戏曲会怎样呢?

下了飞机第一站就去昌吉回族自治州,这第一站我就服了!让我喜出望外的不仅是昌吉州艺术剧院宽敞漂亮的大厦,还有操场上正在军训的男生女生。看到这些从艺术学校毕业的青年人,在午后的阳光下朝气蓬勃地正步走,我仿佛看到新疆曲子的未来。

新疆曲子是新疆独有、中国稀有的曲种、剧种,俗称“小曲子”。它是由陕西、甘肃曲子、兰州鼓子、青海平弦以及西北地区的民歌俗曲传入新疆后,受新疆汉语方言字调的影响,并融合了新疆多民族音乐艺术,逐步形成的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汉族、回族、锡伯族人民共创共演的地方曲艺、戏曲剧种,被当地群众称为“户儿家的剧团”……非遗展览室里新疆曲子的资料,让我这个学戏剧做戏剧的人心生敬畏:多民族共创共演、“户儿家的剧团”——这不仅是新疆地方戏曲的活化石,也是中国戏曲诞生,演变、发展的活化石啊!它足以向全人类宣布新疆戏曲独有的人民性、成熟性、包容性和生命力!

新疆不仅有新疆曲子,还有木卡姆、汗都春、京剧、秦腔、豫剧、吕剧和黄梅戏等等。多民族戏曲文化都在这里汇聚,得要有多大的胸襟,多自觉的担当才能挑起保护传承的任务啊?!而我们所到的自治区、州、县的专业剧团、歌舞团、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无论是资料收集保护、场团建设、队伍建设和剧目建设,不仅不比内地差,有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内地。就拿剧团的数量来说吧,新疆自治区、州(市、地区)、县三级专业文工团剧团有120多个,其中70多个是成建制的县级剧团,每个团每年在基层演出百场以上。我估算了一下,就算每个团平均每年演100场,120个团就是12000场,而新疆人口近二千三百万人,这就是说平均每个人每年能看到5至6场专业剧团或文工团的演出!可我所在的有着近7000万人口的安徽省,县级专业剧团已不足20个,省级剧团5个,加上十几个市级剧团,也以每个团每年演出100场算,全省只有三分之二的人能够每年看到一场戏,而另外的三分之一的人看不到一场戏!面对这样的差距,我汗颜了!

也许有人会对我的估算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内地人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不喜欢看戏了,所以剧团自生自灭了。

其实,多元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在各地区都一样,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比内地更早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古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正是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条东起中国古都长安(今西安)、西至地中海东岸的古丝绸之路,有一半是在新疆境内,因此新疆是东西文化的荟萃交融之地,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也留下了吸收外来文化壮大自己本民族文化的成功经验。今天的新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正是站在历史的高点,用现代文化引领新疆的两个文明建设,新疆的戏曲剧种才没有大面积消失,新疆的文化才成为民族团结、凝心聚气、稳定发展、扎实推进的软实力,而新疆的各族群众才得到了文化滋养民族的实惠!

新疆真是好地方!京昆室的委员们一致认为,自京昆室4年来组织委员连续调研“少数民族戏曲保护传承和发展”的课题以来,新疆是大家看到的做得最好的地区之一。到了新疆,我们真的有种回家的感觉,有想用自己的专业与新疆同行们互动的冲动!李胜素委员、张建国委员、董圆圆委员、董翠娜委员、孙萍委员、金萍委员,在互动现场没有一点明星大腕的架子,哪怕没有伴奏,甚至没有话筒,都愿意“裸唱”!梅派、奚派、张派,满台异彩纷呈,赢得新疆同行们阵阵掌声!

我知道,委员们都找到感觉了!这感觉,只有在不受铜臭污染、以诚相待、心贴心的艺术氛围中才能找到,那是做一个人民艺术家的自豪感与幸福感!

新疆真是好地方,让我们学到了这么多东西,坚定了做人民艺术家的信心!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编剧、安徽省政府参事)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侯露 新疆 新疆歌曲 文化 新疆曲子 小曲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