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霍学喜:我国智慧农业仍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

2016年09月13日 09:16 | 作者:徐艳红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日益强劲的“互联网+”风口之下,现代信息技术已加快向传统农业渗透,正在深刻改变着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和农产品经营制度及流通格局,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智慧农业成了农业领域关注的焦点。有业内人士称,“我国正处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期,智慧农业成为刚需”,甚至有人称,“智慧农业已然到来”。当前,我国智慧农业的现状如何?落地情况怎样?还有哪些待解难题?就此问题,财经周刊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霍学喜。

霍学喜

霍学喜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当前,我国的智慧农业还只是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还没有经过国外精准农业这个阶段,只是依托农业产业链、农产品价值链的某些环节、某些片段探索性地应用信息技术,或者说只是将涉及到智慧理念、农业技术、方法的一些片段在生产过程中有所应用。比如塑料大棚,传统的做法是白天人工将大棚卷起,晚上放下,现在能够做到自动卷放。但这远不是智慧农业,没有实现大棚内农作物的施肥、灌溉、喷药、采摘等全程的智能化。”在霍学喜看来,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管理工程技术和农艺技术的集成度、契合度还不够,涉农数据库的采集能力、数据挖掘及分析能力、数据及信息服务能力和治理能力还比较弱,我国智能化程度距离智慧农业还比较远。

那么,到底什么是智慧农业?霍学喜认为,智慧农业其实就是简单化、标准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智慧农业要求的契合度很高,使得农业像人一样,会思考,会工作。比如果园,什么时候喷农药,只要设置好,当虫子达到一定比例,无人机就会自动起飞喷洒农药。霍学喜表示,由于我国智慧农业起步较晚,缺少对智慧农业发展理论和产业业态应有的研究分析,同时在实践层面又面临着思想观念和现实制度等多方面的挑战,因而,我国智慧农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中国推动智慧农业还存在一些障碍。霍学喜表示,整体而言,我国农业技术还有待提高,成熟度还不够,尤其是技术的有效配置方面比较落后。比如,农艺技术规程及关键环节需要标准化才能精准化,我国在这方面的集成和配成度都还有很大差距。

霍学喜同时表示,智慧农业的发展应当与其他产业发展、社会进步是同步的。但当前,我国农民技术素养相对较低,设计操作控制的技能还达不到,这是智慧农业落地的又一挑战,由此可知,在农民中培养一批具有技术管理能力的人才十分必要。

小规模经营的农地碎片化是智慧农业推进较难的又一个原因。霍学喜表示,智慧农业技术的成本本来就很高,而在技术装备一定的情况下,自然是农地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如果规模太小,就会带来一些问题,只有在大规模经济条件下,该技术手段采用的机会成本才会下降、边际收益才能增加。

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智慧农业普及的前提,对此霍学喜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反复提到要加强网络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这是立足长远发展的战略决策和安排,因为我们目前缺乏高效的网络信息载体,数据技术也比较落后。例如,灾害、污染、气候变化之类的数据,一定是跟大数据、云计算相关联的,是跟数据采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服务能力结合在一起的。数据库的功能,数据的采集挖掘分析能力都成为智慧农业的关键问题。

“在我国,智慧农业的落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全力配合推进才行。比如要提升资本对智慧农业的关注度,就需要进行农村产权制度的深度和系统化的改革,让农户的经营权能够从承包经营权中分出来,并能够有效流转。另外,当前农村的网络和信息基础设施滞后,这也需要政府加大这方面的公共投入力度。”霍学喜说。

智慧农业是解决我国现实农业劳动力短缺的有效办法。美国现如今有210万个农场,农民数量仅300万左右,我国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霍学喜称,可以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同时通过技术进步、提升农户的科技素质、调整涉农政策等,引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我国的智慧农业健康发展。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霍学喜 智慧农业 起步和探索阶段 互联网+ 传统农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