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观察:理论创新,不忘改革初心

2016年10月04日 20:52 | 作者:人民日报记者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以法治思维图善治。截至今年3月,本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经通过法律、法律解释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66件。仅去年一年就围绕改革试点,修改了25部法律,通过了13个决定。“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习近平的要求,充分体现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治理理念。

——以系统思维聚合力。聚焦国有企业、财税金融、土地制度等重点,发挥改革牵引作用;重视培育新供给、新动能,全国超半数省份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京津冀协同发展,引领区域经济一体化;从五大关键领域,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习近平多次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

——以底线思维定边界。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确定为7%左右,保持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坚持“10个重视”,涵盖“11种安全”,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以创新思维增活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转型发展的动力从哪里来?结构调整的道路向何处去?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中关村、上海、天津、辽宁、湖南……每到一地,习近平反复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将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以开放思维拓视野。自贸区改革试点与铺开,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打开发展新版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塑造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孕育生成了一个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增添了新活力、拓展了新空间。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风起云涌的改革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理论创新中,认真研究解决实践提出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从而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

三年多来,正是以改革认识论、方法论上的不断创新为支撑,司法改革、军队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等全面推进,“解决了一些多年来想解决但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解决了许多过去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在解答时代难题的进程中,理论创新不断推进,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期待得到回应。

动力与潜力

——向顶层设计要动力,向狠抓落实要潜力。突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促进上下联动,提升改革动力感;“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释放改革红利,增强群众获得感

如果把30多年的中国改革比喻成一条长河,那么,我们已经跨越了湍急的激流,进入了静水深流的深水区。大幕初启时,改革有着冲破阻绝的内生动力;经过30多年的释放,如何继续保持改革的动力、挖掘改革的潜力,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关键所在。

“观大势、谋大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时和势总体于我有利”……习近平强调“势”、重视“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以合乎规律的取势、占得先机的顺势,积蓄了强大的势能。土地流转让农民分享改革红利,营改增将为企业减负上千亿元,29个省份出台户籍改革实施方案……三年来,惠及民生的改革举措,多以自上而下的路径完成,对改革的顶层设计、系统构架和整体把控,彰显出中央驾驭改革的强大理论能力。

改革的一系列理论创新,展现了我们党把握“大逻辑”的能力。2012年,中国经济面临转折点。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这“四降一升”困扰着决胜全面小康的中国。“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习近平的这一重大战略判断,成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理论创新的基点。

改革的一系列理论创新,体现了我们党掌控“大方向”的能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并在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深化改革的分目标,有国外媒体称这是“中国的第五个现代化”,将影响十几亿人民的生活。有人敏锐地观察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报中,5000多字的文件提及“改革”59次,“发展”37次;而这次全会做出的《决定》,更是启动了60条、300多项改革举措,发起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

改革的一系列理论创新,展现了我们党搭建“大框架”的能力。习近平重视改革的“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经召开27次会议,逐步搭建起改革的主框架。宏观层面,司法体制改革启航、户籍制度改革破冰、财税体制改革推进;微观层面,既有智库建设也有媒体融合,既有公安执法规范化也有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审议的近190份文件、提出的几百项任务,直指当前最主要的问题,直指群众最关心的内容,让群众能够实实在在地看到改革的进展、参与改革的进程。正如外媒的评价,通过深改组会议,就能触摸到全面深化改革的脉络,甚至预见中国社会与公众生活的变化。

再好的设想如果不能落到实处,最终也只是一张画饼。如果说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解决了改革“最先一公里”的问题,那么,加强改革思路的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就是要解决改革“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只有在抓落实上有思路、有办法、有成效,才能充分释放改革举措的含金量,释放改革最深层的潜力,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改革抓落实”的理论阐释。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要求,到久久为功的钉钉子精神,从“抓改革落实,要遵循改革规律和特点,建立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的改革落实机制”的落实责任论,到“既要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也要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落实督察观;从“精准把脉、看准问题不踏空,精当统筹、措施配套重协同,精细操作、重点突出求聚变”的精准落实法,到“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的落实担当……不论是召开中央全会还是到各地调研,不论是专题研讨班讲话还是中央深改组会议,习近平都会从落实层面提出要求,推动改革措施落准、落实、落细,让改革的红利充分释放。

“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将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把改革进行到底。”三年多来,思考改革认识论、方法论,谋划改革时间表、路线图,落实改革解难题、钉钉子,人们看到中国改革者大刀阔斧的改革智慧、斩钉截铁的改革决心、念兹在兹的改革情怀。

“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七一”讲话中,习近平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四让”目标在向世界宣示,改革未有穷期,还需继续努力。(记者卢新宁、曹鹏程、张铁、杨健)

编辑:付鹏

01 02 03

关键词:深化改革 理论创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