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文保方案将公开征求意见 吸引社会资金进修缮领域

2016年11月04日 14:33 | 来源: 新京报
分享到: 

追问2

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能做什么?

专家:社会力量既可监督政府,又能帮政府巡查保护文物

今年9月,新京报曾报道,位于辽宁绥中被誉为“最美野长城”的小河口长城,一段一两公里的城墙与地面被抹平,起伏的墙垛与野性风貌被硬化路面所取代。发现此事的,是多年来一直关注小河口长城的摄影师高锦旭,他随后将小河口修缮前后的照片发上网,公众的关注与质疑随之而来。

最终,国家文物局致函辽宁省文物局,要求对辽宁绥中“野长城被抹平”一事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调查和依法问责,组织专家对相关段落长城进行评估并制定整改措施。

类似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监督修缮的例子并不少见。今年9月,北京房山怪石山景区的十余处景观石上出现红色笔迹涂鸦“陈志成”,被网友拍照发上网后引发关注,最终当事人公开致歉,并清洗涂鸦。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昨日也表示,我国文物事业发展迫切需要社会力量参与。

据统计,我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登录的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多处,国保单位4296处。但全国省局中只有四个正厅级的文物局,14个单独成立机构的副厅级文物局,还有13个加挂文物局牌子的文化厅内设机构。全国2853个县中单设文物局的很少,大量基层一线管理留白。

励小捷介绍,社会力量作为介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第三部门”,既可以监督政府,又可帮助政府做文物保护的日常监管。

据国家文物局督查司统计,2016年1月至9月,共督办转办文物违法案件线索128件,其中社会组织和群众举报、媒体反映的为104件,占81.3%。

励小捷称,文保社会组织以及志愿者还可以对边远地区、分散的、文物专业力量薄弱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巡查看护,“对文物的保存状况随时报告,对损坏文物、违规建设等行为进行跟踪关注,及时举报”,他说,比如长城保护员,还有北京义工组织开展的随手拍活动,可以由不自觉地随机性监督变为有目的、有组织、有固定渠道的监督,帮助文物主管部门将文物保护的职责落地生根。

编辑:梁霄

< 0 1 0 2 0 3 0 4 0 5 >

更多 时事新闻

更多 阅读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