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网络安全“白帽子”深陷法律漩涡 应该如何规范?

2016年11月09日 16:11 | 来源: 正义网
分享到: 

检测漏洞的法律边界在哪

在袁炜案中,获取网站信息成为其被捕的重要原因。“世纪佳缘”一方委托了一家司法鉴定所对其服务器日志进行鉴定,鉴定意见显示,“世纪佳缘”网在2015年12月3日17时许至2015年12月4日10时许,被“124.160.67.131”等11个IP地址非法访问,入侵者对网站数据库进行了读取操作,涉及读取操作的数据库数据信息为932条。

在袁炜案引发的讨论中,很多程序员认为“白帽子”挖掘漏洞涉及读取信息,善意获取不违法。对此,黄道丽表示,“我国刑法规范的是所有未经授权访问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这些并非直接针对漏洞挖掘行为的规定。任何主体若利用系统安全漏洞实施了入侵行为,均可能触犯刑法规定,都可能被追责。未经授权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也是各国刑事立法共同打击的行为。”在认定标准上,黄道丽解释道,根据两高司法解释,获取网络金融服务的身份认证信息以外的其他身份认证信息500组以上就构成刑法所规定的“情节严重”,入侵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一量化标准在制定过程中经过了大量的实证检验和研讨论证,规定本身没有问题。有人认为袁炜作为‘白帽子’当中的‘新人’多获取了一些数据无可厚非,但这不是定罪应当考虑的因素。”

实践中,还存在“白帽子”使用和黑客相同的软件进行漏洞测试的情况,比如袁炜就使用了一款名为SQLmap的安全测试软件,这个软件自带缓存功能,会自动将测试信息存储到本地的一个隐藏文件夹。

“如果‘白帽子’在挖掘漏洞过程中使用的自动化工具导致获取的数据量触犯刑法,他们应考虑调整功能或使用其他规范化工具。”黄道丽告诉记者,实践中,“白帽子”作为技术人员,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当前较为迫切的问题是立法规范、引导“白帽子”,为其创造合适的法律环境。

“当前,并没有法律对挖掘漏洞行为进行具体规范,刑法主要从行为的角度进行规制。在认定‘白帽子’是否善意破解、测试漏洞时,主要强调结果。因为当事人当时的主观意志无法客观鉴定,既有可能是测试的疏忽,也可能是一念之差,故意留存了数据。”谢永江表示,在法律不明确的情况下,“白帽子”挖掘漏洞行为本身带有风险,而现有的法律规范倾向于保护企业利益。如果袁炜的行为确实构成了法律规定的获取信息的定罪标准,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目前我国对“白帽子”善意挖掘漏洞的法律规范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律体系,比较零散地体现在一些法律法规以及部门规章里,例如保守国家秘密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这些法律并没有明确划定“白帽子”的行为边界。黄道丽强调,在新的法律和配套规定出台前,现有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应成为“白帽子”实施挖掘行为必须接受和前置考虑的一个客观要求。

编辑:梁霄

< 0 1 0 2 0 3 0 4 0 5 >

更多 时事新闻

更多 阅读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