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田青:古琴艺术与非遗保护

2016年12月26日 10:29 | 作者:田青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近期,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于是,非遗的话题又引起了人们热烈的关注和讨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确定的称谓,它包括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并逐渐精炼、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又有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等。

当年,我们曾经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大自然和人类生存的环境,为了追求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改善而忽略了精神家园的守护,看不到我们的民族在得到全世界公认的快速发展的成绩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可怕的危险——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一体化的进程中丢失自我、丢失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伟大文化传统,迷失在物质进步和“与世界接轨”的浪潮中。我曾用过一个比喻,我们在埋头向现代化冲刺的过程中,丢掉了爷爷、奶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所以,人们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又会恍然有所失。中华民族能够支持其自尊心的,除了经济外,真正能赖以自豪的东西其实是我们常说的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

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得不提到“文化自觉”的概念。“文化自觉”是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条件。这一概念最早由费孝通提出来,一个民族只有做到文化自觉,才能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文化,才能够找到本民族文化的“安身立命”之地,最终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保护方式的多样性,即博物馆式的保护、村落的保护、个体的保护、家庭的保护,也可以用旅游来带动进行保护等等。但是,保护方式的多样性是以保持其原生态,保持其按内在规律自然衍变的生长过程,不因其特有的脆弱性而导致消亡为前提。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其精粹是与该项目代表性的传承人联结在一起的。对项目传承人的保护也应该是保护工作的重点。

拿昆曲来说,有很多青年人不喜欢,理由是:昆曲“节奏太慢,音乐太单调,唱词听不懂”。但试想一下,如果昆曲配着交响乐,就面目全非了,也就不再是昆曲了。正如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的独特标志,昆曲丢掉了婉约、丢掉了文言唱词,就没有了特点。现在有些人提出要实现“昆曲的现代化”,这是非常荒谬的。我曾经对一些不喜爱昆曲的年轻人说,“昆曲已经等了你600年,不在乎再等你30年”,等他到了一定的岁数,可能会对昆曲艺术有一个新的认识。这里“等”的含义并不是“不动”,而是“待得住、坐得稳”,昆曲有这份自信,不能轻易改变自己来迎合时尚。对于古琴,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能找到的弹古琴的人也就不到100个,但现在大学生社团就有上百个,这说明古琴作为文人音乐的代表,至今仍在知识分子圈子内得到传承,年轻一代已经把古代“士”文化的传统承接上了。

其实,万事万物的发展与人的生命历程一样,都有“成、住、坏、空”的不同阶段。我曾经举例说,目前我们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农业文明的产物,都已过了最佳发展期,就像我们不能要求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先生再去参加奥运会一样,对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们只能输氧、输血、吃补药!当务之急就是保存和保护。古琴文化3000年的历史,从孔夫子到诸葛亮,再到司马相如,它是文人必备的乐器,3000多个曲目、600多首曲子,我们的历史非常丰厚,而现在经常演奏的不过数十首。这些古老的传统包括我们的民俗,在面对现代化的时候,都是弱势文化,你不保护它,不格外地提倡它,它就会消失,而且这个消失速度跟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一样快。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只有全民族共同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共同努力才有希望,这些遗产才能散发出新的活力。


编辑:邢贺扬

1 2 3

关键词:田青 古琴艺术 非遗保护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