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成都市政协委员肖平:打造祠堂街 让成都再添一张名片

2017年01月06日 15:33 | 作者:汪兰 | 来源:成都晚报
分享到: 

上世纪30年代,祠堂街16号为民国四川美术社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画家张大千在此开过两次个人画展;徐悲鸿也曾来此举办个人画展。祠堂街38号(原103号)则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华日报》成都分馆,成都市图书馆也曾由人民公园迁至祠堂街……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市图书馆副馆长肖平精心梳理了关于祠堂街的历史文化材料,整理后形成提案《特色街区与历史文化保护利用》。



肖平认为,祠堂街是一条富有文化底蕴的街区,可供挖掘的人文资源比较丰富。这里曾经名人荟萃、书卷飘香,一度成为我市重要的文化地标和知名度较高的历史文化街区。祠堂街建筑多为近代风格,不同于传统的建筑造型,大量采用西方建筑元素和构造特征,是研究清末民初建筑艺术的珍贵史料。祠堂街整体规划布局独特,临街建筑采用的是前店后坊的布局,后侧是办公楼等建筑,其街道布局和建筑布局都体现了当时的规划理念,是研读当时城市设计的珍贵材料。

但是目前,祠堂街街区内的道路由于长期未被使用而封堵,街区内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严重缺乏,建筑功能使用混乱,居住密度过高。几乎所有的民居和历史建筑由于长时间得不到维护,破坏严重。以穿斗为主体的木结构系统,材质偏旧、老化,木柱根部出现腐朽现象。实际上,2014年12月,《成都市历史建筑保护办法》正式施行,成都6类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50年以上老建筑,被认定为历史建筑进行挂牌保护,祠堂街38号的《新华日报》旧址位列保护名册的前列。

不过,肖平认为,可将祠堂街街区定位为人文休闲、艺术氛围浓厚的文化创意和小型主题博物馆街区。通过旧建筑的改造利用、休闲空间的建设,凸显祠堂街的历史文化价值。他建议将祠堂街纳入成都市特色街区打造,打造为成都的又一文化名片。

编辑:薛鑫

关键词:政协委员 祠堂街 成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