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百年老号一得阁:从臭墨危局到墨香再起

2017年01月11日 11:04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一得阁制墨大师何平

▲添加压墨的原料

▲成品包装流水线

▲贴商标

▲一得阁制墨大师尹志强


▲一得阁总经理王杰

“墨汁制从一得阁,书林谁不颂先河”,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这两句诗是对北京老字号“一得阁”的精准评价。“一得阁”的古法制墨技术也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一度,在北京很难再买到真正的“一得阁”墨汁了。不仅假货流行,即便是印着真的“一得阁”商标,墨汁也失去了墨香,留下的只是墨臭。这样一家老字号,一下子陷入到了“臭墨危局”之中。

不过,“一得阁”的非遗传承人却始终没有放弃他们的理想,在他们的努力下,这家百年老字号墨香重启。最近,“一得阁”新的产品“上品云头艳”研制成功,点燃非遗传承人心中的希望。未来这家老字号将如何走下去?“我们一得阁现在是牛得只剩墨了。”总经理王杰说下一步“一得阁”打算走到中小学,走进社区,让“一得阁”这一品牌向下生根发芽。

非遗传承人与画家的对话

2017年元旦前夕,在北京琉璃厂,“一得阁”举办了一场名为《名家·名匠——对话一得阁》的试墨论坛,邀请了八位国内的书画家来试用他们即将推出的新墨——上品云头艳。并在试墨之后与上品云头艳的创制人,同时也是一得阁的第三代制墨传承人、古法制墨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尹志强和何平,进行现场对话,共同探讨上品云头艳的墨品。

云头艳本是由一得阁的创始人谢崧岱创制的第一等好墨,因其含紫玉之光,乌黑而有神韵,犹如彩云般艳逸,故而得名云头艳。但是,因其工艺复杂,谢崧岱去世后,云头艳便失传。直到2003年,一得阁的员工在整理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云头艳记》。于是,通过该书以及一得阁内部传下来的老墨块,何平等人成功的重制了云头艳。

2016年年初,一得阁计划要在原有的云头艳的基础上研发一款更高端的产品。而作为当年重制云头艳的成员之中,唯一还未退休的人,这个任务自然就落到了何平的肩上。尹志强则负责将何平研制的配方制作成墨汁。在2016年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两人反复试验了将近一百多次,才有了这次试墨论坛上的上品云头艳。

在试墨结束后,人未到而墨香先至的尹志强,与给人的感觉就像是隔壁家阿姨的何平,与前来试墨的八位书画家分坐两边,开始了名家与名匠的对话。

作为第一个与制墨人对话的书画家,北京美协会员、西城区美协常务副主席贾志仁非但没有提出任何的质疑,反而用“匠心造化妙入神”来形容上品云头艳的墨品。此言一出,之前看上去还有些忐忑的尹志强与何平都如释重负,一起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但是,在谈及近年来一得阁墨汁的总体质量时,贾志仁则说:“2015年以前,一得阁的墨还是有些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时间稍微一长墨就变臭了。2016年以来,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问题。”

墨,臭了!

不单是贾志仁,普通的一得阁用户也有类似的看法。

就在试墨会的这天,两位老人来到一得阁大厦买墨。当北青报记者问他们“这附近是琉璃厂,卖墨的商家特别多,为什么非来这里?”一位老人便说:“全是假货,放两天墨就臭了!我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从房山过来,就是想看看这世上还有没有真正的一得阁的墨了!”

为什么号称“一艺足供天下用”的百年老店一得阁会出现臭墨的情况?在被北青报记者问及这个问题的时候,尹志强与何平都将时间的指针调回到了6年之前。

2010年,一得阁的老厂长退休,经顺义分厂负责人黄某介绍。现年47岁,曾从事市政工程的宋万新成为一得阁的新掌门。董事会原本希望这位“既懂经营管理,又有经济实力”的宋万新,能够带领一得阁迈向一个新高峰。可是宋万新上任还不到半年,一得阁就开始出现大面积的臭墨情况。

臭墨的最主要原因在于用人。尹志强在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有一次开会,我和宋万新说,何平和我,她出方子,我制墨,保证一得阁的墨没问题。可他对一得阁的老员工都不怎么用,我和何平也是一样。他招来的人,除了他的亲信和亲属,剩下的人三个月试用期一满,都给轰走了,墨能不臭嘛?”

低工资也是让尹志强他们寒心的一个原因。尹志强说自己作为一得阁制墨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宋万新却给他全公司最低的工资,一个月仅有2000块钱。“想请我的人多了,宋万新给我两千,别人给我两万!我就是为了一得阁,我都没有去!”尹志强说。

除了用人,用料是另一大主因。

宋万新为了降低制墨成本,用了很多品质低劣的原料。何平第一次看到这些原料时,就说这些原料如果用了,墨的质量一定会出问题。但是宋万新不但不以为然,到最后,为了不让何平插手墨汁生产,宋万新点名不让何平去一得阁在顺义的生产厂。

在宋万新任总经理的2010至2014年间,一得阁墨汁的臭墨情况可以说是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宋万新被捕之前的2014年9月,墨汁的不合格率一度高达80%。随着墨品质量的急剧下降,整个公司也濒临解体,员工人数从上百人一下减少到只有20几个人。

柳暗花明“独义村”

从2010至2014年间,一得阁和一得阁的墨都已经被宋万新搞“臭”了。但是,在房山区长阳镇的独义村里依然飘着一缕墨香,尹志强和何平在尽他们所能为一得阁保住最后的尊严。

当时,在独义村的一间违建房屋里,年过半百的尹志强和他的两个徒弟在最简陋的环境里“酿制”着世上独一无二的墨香。虽然,独义村的日产量不足百箱,但是,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有客户开始点名要买独义村的墨,而且一发不可收拾。起初,宋万新不让销售独义村的墨,后来需求越来越大,宋万新无奈只好允许销售,但是附加了一个要求,独义村的墨必须要和顺义的墨一起捆绑销售。

到了2013年10月,尹志强退休了。临走之前,尹志强和时任一得阁独义村分厂的厂长马静荣说:“只要厂里有需要,您就给我打电话。”带着无尽的不舍和无奈,尹志强离开了他为之奋斗了三十余年的一得阁。

随着尹志强的退休,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何平的肩上。她所要面对的最大的困难则是宋万新送到独义村的劣质原料。

“那些原料的味道实在是太难闻了,我和宋万新说这些料没法制墨,让他给我换料,可是他还是给我这些东西。”于是,何平只能在配方上下工夫。可是当时的实验室根本不具备做实验的条件。所以,只能先在机器上生产,看生产出来的墨的成色。第一次生产出来的墨,凝住了。于是修改配方,再生产,再看。结果,第二次的墨托不住碳粉,托不住碳粉,墨汁就挂不住颜色。于是再改,再试。最后,连她自己都记不起来改了多少次。终于,凭着这些劣质原料,何平做出合格的墨汁了,无论是最高端的云头艳,还是最普通的学生墨汁,通通都能通过质检。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百年老号 一得阁 臭墨危局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