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仲呈祥:中国电影与中国精神

2017年03月30日 09:56 | 作者:仲呈祥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分享到: 

首先,对中国电影从进步电影传统到人民电影传统再到现实主义深化传统的不断继承发展的历史传统,我们在如何继承发展上尚须深思和努力。当今中国电影的年产量和票房虽节节高升,但那些叫得很响并赢得高票房的影片如《港冏》《心花路放》之类,基本上都是东施效颦的西方类型片,或是还未学像的好莱坞模式的作品,唯独谈不上有中国特色和中国传统、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其次,百余年中国电影的文化积淀和艺术经验启迪我们,电影必须坚持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声。回想改革开放之初,一部电影《人生》放映,亿万人民争看,掀起了一股大众讨论“高加林进城后该不该抛弃在农村中青梅竹马的刘巧珍而另寻在县委里有后台的王玉珍为新欢”的社会大讨论,从而有效地通过艺术鉴赏提升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准和道德素养;一部电影《人到中年》放映,人人争议像陆文婷这样的好医生为什么落实不了知识分子政策,从而有效地推动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全社会的落实。如今继承发展类似创作精神和艺术经验的优秀影片的数量太少,而即使拍摄出了这样的优秀影片,如《杨善洲》和《百鸟朝凤》等,在市场上和舆论上也都遭受冷遇,这样的现实敦促我们对当今电影创作进行反思。

再次,中国电影发展的优秀历史传统是务求从中国特殊国情出发。从《定军山》开始,中国电影就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缘,就与极富中华审美精神的戏曲艺术结缘,因此,中国电影理应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的载体。从天人合一到道法自然,从自强不息到厚德载物,从民为邦本到惠民利民,从和而不同到求同存异,从崇德向善到见贤思齐,“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炼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以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的中华美学精神,都应“同中国当代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融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追求真善美为目标的当代中国精神,使之在当今中国电影中得以尽可能完美的艺术表现。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同时直面当下中国人民的生存现实,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这是习总书记对包括中国电影在内的中国当代文艺寄予的厚望,也是新的时代和人民的呼唤。

当代电影创作对观赏性的误读

以作品达到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衡量今日之中国电影,不能不承认尚有较大差距。造成这种较大差距的缘由,一是对中国电影的功能和价值的认识偏差。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片面夸大了电影的娱乐功能和商业价值,忽略了电影的教育审美功能。二是对观赏性的认识误区和盲目追求。三是对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和文化积淀缺乏充分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近30年来,中国电影把本来属于接受美学范畴即需求侧范畴的观赏性,抬到与属于创作美学范畴即供给侧同一范畴里的思想性、艺术性相提并论,要求“三性统一”,这就势必造成对观赏性的认识误区——以为存在一种与艺术性无关的观赏性。

其实,逻辑学的法则规定,只有在同一逻辑起点上抽象出的概念,才能在同一范畴里推理,从而保证判断的科学性。既然抽象出思想性与艺术性这两个概念的逻辑起点是艺术作品自身,而抽象出观赏性这一概念的逻辑起点却是观众的接受效应,所以把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置于同一范畴里判断“三性统一”,显然在哲学思维上是不科学的。而且,范畴学还规定,什么范畴的矛盾,主要只能在什么范畴里解决,并关注到相关范畴里与之有内在联系的因素。要解决观赏性矛盾,主要只能在接受美学范畴里,主要因素是观众主体和观赏环境,正如马克思所言,再美妙的音乐,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也是没有用的。同理,再优秀的电影对于不懂得鉴赏电影基本法则的观众也是没有用的,关键在于培养提高观众的电影鉴赏素养;观赏环境的净化也十分重要,把众多历史美学品位低下、重在感官刺激的《心花路放》一类影片与历史美学品位较高、重在精神美感的优秀影片置于同一院线环境,票房肯定倒向前者,观赏性是绝难提升的。严峻的现实是:“三性统一”把观赏性推给创作美学范畴即供给侧范畴去解决,结果,创作者在市场经济大潮下,面对鉴赏素养下滑的观众群体和未净化的观影环境,要想占领市场、赢得票房,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放弃引领、一味迎合,愈迎合,观众鉴赏素养愈下滑,观影环境愈芜杂,于是刺激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创作者为赚钱而生产品位更低下的作品,电影的创作生产与鉴赏消费之间便陷入了二律背反即恶性循环的怪圈。这个教训,极为深刻。

我们需要学习、借鉴西方电影创作中适合中国国情的有用的东西,但这种学习、借鉴即“美人之美”必须建立在“各美其美”即对中国电影优秀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的充分自觉与自信的基础之上,并进而实现“美美与共”即交融、整合、创新。应当看到,当今电影界确实存在一种对中国电影优秀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缺乏自觉与自信的盲目“西化”之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一针见血指出的: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忠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电影工作者不能为区区几百亿票房就放弃中国电影彰显弘扬中国精神和文化自信的神圣使命,不能放弃中国电影优秀历史传统坚守的价值观、审美观。我们要增强对中国电影优秀历史传统的文化自信,坚定继承发展中国电影彰显中国精神的文化自觉。

作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仲呈祥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仲呈祥 中国电影 中国精神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