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未来型大学 造就怎样的师生?

2017年04月27日 16:26 | 作者:邹广严 |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3. 培养“未来型学生”

“未来型大学”中的“未来型学生”又该什么样?

他们应该是适应未来新产业、新岗位、新需要的学生。之前,高校认为学生要具备横向可迁移的适应能力和纵向能提升的专业能力。迁移能力很重要,不但能够从事他所学的专业,而且还能从这个专业出发,迁移到别的专业,这种能力是“未来型学生”不可少的。

而我以为,“未来型学生”还要具备以下核心素养:

文化基础。无论社会新技术如何发展,文化基础和底蕴是学生都应当具备的素养。中国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世界各国多样化的文化,都应该认真学习。学生应当具备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而且,随着机器未来进一步代替人、服务人、拓展人,很多工作可以靠机器完成,但是文化底蕴和文化艺术类岗位往往不可替代。例如,日本智库野村综合研究所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调查分析:现在的日本劳动者中,49%的人可由电脑代替;美国可能被机器人取代的职位比例为47%,英国为35%。但是调查也表明:文化艺术类、人际沟通类职业,很难被机器替代。

科学素养。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知识的记忆、储存和调取,可以由机器和电脑替代,但是对知识和信息的综合分析、整合判断特别是批判性思维,却不能被取代。这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

美国人在总结未来的学生要注重哪些能力时认为:“未来型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应当包括——创新能力、批判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面向未来,创新和批判能力是基础,沟通与合作更加重要。

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我们培养的“未来型学生”就应达到这样的能力标准:具备新思维(互联网思维),掌握新科技(以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一系列新科技),服务新产业,胜任新岗位。伴随着中国的发展,有些产业变了,岗位变了,教育也必须相应地改变。不管怎么变,教育对未来的新产业、新岗位都必须去适应,大学要培养适应未来的创客、智客、极客、数客。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未来型 师生 大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