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庄严的承诺 历史的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脱贫攻坚纪实

2017年05月21日 16:16 | 作者:陈二厚、董峻、侯雪静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强调,要“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

当中国全面吹响脱贫攻坚战的号角时,这一理念上升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对农村扶贫开发的瞄准机制、扶贫手段、组织体制等都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对精准脱贫、摘掉穷帽子,习近平总书记具体提出了四点要求:

——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

——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摘帽不摘政策。

——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

——实行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人大代表讨论时再度强调,当前脱贫工作,关键要精准发力,向基层聚焦聚力,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从精准扶贫到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2014年4月至10月,全国扶贫系统组织了80万人进村入户,共识别12.8万个贫困村、8962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录入信息,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把真正需要扶贫的人扶起来。

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全国扶贫系统又动员了近200万人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补录贫困人口807万,剔除识别不准人口929万,识别精准度进一步提高,精确锁定了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不久前,国务院扶贫办组织各地对2016年脱贫真实性开展自查自纠,245万标注脱贫人口重新回退为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使我国贫困数据第一次实现了到村到户到人。

各地还总结出诸如“先看房,次看粮,再看学生郎,四看技能强不强,五看有没有残疾重病躺在床”等评定程序,让扶贫工作更具操作性。

——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在党的各级干部。

2016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从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合力攻坚、奖惩等方面对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全面作出安排部署。务实有效的扶贫管理体制安排,让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传导到最末梢的基层干部。

为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党中央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2015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首次组织开展了对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工作成效的试考核,根据试考核情况对中西部20个省份开展了督查,对2个省份开展了巡查。

今年元旦后,又组织开展了2016年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工作成效正式考核。476名司处级干部组成交叉考核工作组分赴各地,对22个省份的2016年脱贫攻坚成效进行综合分析。

为了使脱贫成效更客观真实,今年1月,有关机构组织了1756名评估人员,对1500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和6600个脱贫户开展第三方评估。

——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这是精准施策、全方位出击的基本战术。

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生态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统领下,社会各界、各行各业的力量都动员起来了,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采用多种手段,一系列脱贫创新实践正在各地蓬勃开展,众人拾柴汇聚起澎湃的“巨能量”。

在精准扶贫实践中,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承担了重要使命。在东部地区支援西部地区20周年的重要节点上,2016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

此后,东西部扶贫协作向纵深推进,东部发达地区267个经济较强县市区结对帮扶西部地区406个贫困县,并实现对30个民族自治州全覆盖,增强了扶贫的针对性有效性。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效。去年我国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40万人,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第4年减贫超过1000万人。

面对中国反贫困的巨大成就,全球为之瞩目和赞叹。

不久前,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上,来自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发基金等国际机构的代表认为,中国精准扶贫的理论和实践表明,良好的政治愿景、科学的扶贫战略、适宜的政策措施,实现整体脱贫是完全可能的。中国的成功实践,对推进世界减贫事业具有重要启示。

实字当头 以干为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群众主体,这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动力源泉,是走向伟大复兴的可靠保障

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中,这是两个意义深远的节点——

今年2月26日,江西井冈山宣告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向长眠在这块红土地上的4.8万多名革命烈士奉上最好的告慰。

一个月后,河南兰考也宣布摘下贫困的帽子。曾经的风沙盐碱地,如今经济社会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昔日最苦最穷的革命老区、黄河滩区,如今率先脱掉了贫困帽。探究两个地方的脱贫密码,最根本的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党员干部冲在第一线、干在最前列,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改变命运的斗志和力量。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脱贫攻坚的火车头就是党支部。”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省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考察时说,“派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这些举措都有了,关键是要夯实,发挥实效。第一书记要真扶贫,扑下身子在这里干”。

壮志如铁,万里豪情同日月。打赢脱贫攻坚战,党员干部把职责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

六盘水市大湾镇海嘎村海拔2900多米,是贵州海拔最高的自然村。2010年,28岁的杨波从六盘水市钟山区民宗局的一名干部,成为这个山村的第一书记。那一年,村里的人均收入才1600多元,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村民大多住茅草屋、吃望天水。没有路、没有网、没有手机信号。

6年的时间,杨波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一起引进项目、发展产业、引水灌溉……这个“藏在”石旮旯中的山寨发生了巨大变化:1325个贫困人口减少到163人,村集体经济从零增长到30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到7230元。

编辑:周佳佳

01 02 03

关键词:以习近平为核心 党中央 脱贫攻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