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复旦有14位“教授级”辅导员 特殊身份利于开展工作

2017年05月23日 17:11 | 作者:彭德倩 |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 

■本报记者 彭德倩

不久前的一个中午,复旦大学江湾校区食堂内,生命科学学院的丁澦副教授和入选“青年千人计划”的张瑞霖研究员在餐桌上讨论生物实验。很少有人知道,十多年前,丁老师正是张老师的辅导员,如今成了同事,在科研上一起拼搏,成就校园里又一段佳话。

这样的校园佳话,可以“乘以四”。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1999年至今,包括丁澦在内的“教授级”辅导员共有14位,博士生班的辅导员均为教授或副教授。这些“科研高手”,在为青年人生引航的路上,可以给予些什么?

成为“承前启后”的那个人

“科研需要紧扣世界前沿,对学生来说,他们的能力还没有达到这个阶段。这个时候,我能做的就是‘承前启后’,配合学生的专业导师,帮助年轻人认清自己的学术潜力,在他们遇到‘专业迷茫’时,给出建议。”当了十几年辅导员,专攻结构生物学的丁澦这样理解这份职责。

事实上,理科院系的学生,会遇到生活、情感上的问题,更常因研究学习上的困难而烦恼。总结下来有3类,一是对导师的科研要求有疑惑又不敢问; 二是在实验中遭遇瓶颈,对仪器、材料吃不透;三是对未来职业选择的迷茫。而既具有科研专业背景,又担当辅导员的丁澦,往往给出对他们有价值的参考答案。

2013年,2011级本科生郭昊天自发组织了一支参加国际基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的队伍。项目开展前期,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实验进展缓慢。丁澦得知后,主动帮助解决部分实验空间、仪器和试剂耗材的问题,保证了参赛准备的顺利进行。最后,这支队伍在与世界各国数百支参赛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夺得金奖。

教学和科研任务重,学生工作压力大,这对丁澦来说,“常常要悬着一颗心”。对于这些忙与累,丁澦选择用长跑来化解。许多学生都记得他分享的“跑步哲学”:“很多事情就是靠‘坚持’,科研能否成功,差别就在这一点上”。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复旦 特殊 身份 辅导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