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大学从精英教育变大众教育 年轻人如何看基层就业?

2017年05月27日 14:17 | 作者:韩秉志 |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去还是不去?

有困惑也有期待

随着“95后”毕业生大规模步入职场,他们个性鲜明,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就业观已经更趋多元化。他们对于基层就业,早已不再谈“基”色变。比起“80后”一代,他们不愿意将就未来的就业方向,渴望靠自己的能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

今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举行的综合类专场双选会上,记者见到了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应届毕业生刘明会。不同于大多数人是留在一线城市还是回家乡之间犹豫不决,这位20岁出头的女孩最大的理想,是能够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回报家乡。

“虽然现在就业压力比较大,但选择去基层就业,并不是因为就业难。我们学医的就应该从基层干起。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推广,我相信以后无论是在大医院还是小诊所,基层工作经验都将发挥重要作用。每次回家我都看到家乡的变化与发展和对人才需求的迫切,我希望能够为家乡父老乡亲尽一份力。”刘明会说。

放到5年前,去县级或者乡镇卫生机构对于很多医学类毕业生来说是压根儿不会考虑的事情。伴随着“二孩”政策放开效应的显现,儿科、妇产科的医疗人才需求旺盛。由于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基层条件的改善,配合学校在就业创业课程中的引导,现在“下基层”对于医学类学生来说,已经成为一个主要就业途径。

当然,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纵使去基层的理由有千千万,一个小小的蝴蝶效应,就有可能成为通往基层工作的“拦路虎”。采访中,记者发现,阻碍大学生去基层就业的原因既有主观上的,也有客观原因。主观上主要是对基层的理解存有偏差、服务基层意识薄弱,部分大学生对基层了解很少,有些人觉得在基层工作不体面。客观原因主要是基层工资待遇低,经济压力大等。也有一些高校毕业生对下基层有顾虑,并非因为怕吃苦、嫌挣钱少,而是担心自己发挥作用有限、发展空间受阻,“一旦下去,就上不来了”。

“其实,如果大家都对下基层工作有顾虑,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基层看看。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李延武说。

如何看就业?

观念转变需要过程

“从大学校园到小县城,我害怕自己变得鼠目寸光、庸庸碌碌;害怕自己在小县城的生活节奏中迷失自己。如果身边也站着几个和你一样的人,你会安心很多,我就是需要这样的安全感。”谈到去基层就业,来自师范专业的王宝华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就业观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像王宝华这样的忧虑,每个大学生都可能存在。除了引导大学生培育就业观,保障越有力,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动力就越强。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一直是我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鲜明政策导向。2017年2月份,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明确提出,要结合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开发岗位,落实学费代偿、资金补贴、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微企业就业。北京拟为大学生村官涨薪,江苏基层就业有考研加分……今年以来,不少地方政府在提高基层岗位待遇等方面下了功夫,相继出台了各项鼓励政策。

不仅于此,高校在引导大学生去基层就业方面也有很多可为的空间。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林成涛告诉记者,学校高度重视发挥毕业生就业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专门建立“清华大学励业基金”,设立“清华大学毕业生就业启航奖”,奖励选择到西部、基层、重点行业、艰苦行业就业创业的毕业生。学校领导还亲自把他们送到工作岗位上,并在之后不定期去看望。“扶上马,送一程”的行动,能够帮助选择到西部、基层、国家重点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沉下心、沉下身”“留得下、干得好”。

专家指出,去基层单位就业,目前还是大学生比较个体化和个性化的一种选择,还没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同个人的具体条件有关,也和国家的具体政策有关。国家出台的那些引导性政策能不能有效落实,能不能为去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打通上升渠道,能不能为他们创造更多施展才能的机会,为他们解决一些后顾之忧的现实问题,这些都将对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产生重要影响。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秉志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精英 大众 教育 基层 就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