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青海日报:品味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黄金套餐”

2017年06月02日 14:23 | 来源:中央统战部网站
分享到: 

来到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海拔最高的玛多县花石峡镇民族寄宿制学校,多杰老师在崭新的操场上正给同学们上体育课。藏族群众青措的心情像广袤的草原一样舒畅,她在等孙女达娃拉毛放学。青措说:“以前教育条件不好,孩子要么跟着长辈去牧羊,要么留在家里闲玩,而现在,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新建了学校大门、围墙、道路,看看新扩建的师生宿舍,多漂亮、多暖和,孩子能接受这么好的教育,全家都觉得有奔头了。”

一项项支持我省民族地区教育的倾斜政策,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育资源重点工程项目,带着深情厚谊,在约占全省总面积98%的辽阔藏区扎根开花。

资金支持,教育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学校是我们这里最显眼、最漂亮的建筑。”这是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老百姓不约而同发出的心声。

海晏县寄宿制民族小学校长何森骄傲地说:“看这敞亮的教学楼、齐全的教学设备,有食堂有宿舍还有校车,和省城的学校没区别。”

2011年,海晏县寄宿制民族小学建成投入使用,学校占地面积75110平方米,总投资8242.9万元。全县1300多名学生走进新校园,孩子们看见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和铺有橡胶跑道的操场,兴奋地跳了起来。曾经分散、落后的学校,建成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寄宿制学校,实验室、电脑室、阅览室一应俱全,还建起了食堂、宿舍等生活区。

学校还配备专用校车每周日、周五专程接送偏远牧区学生往返学校,学校硬件设施已达到省级寄宿制标准化学校标准。

海北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隅、青海省东北部,背靠祁连山,怀拥青海湖,是青海省承东启西的农牧接合部。总人口29.3万余人,有藏、汉、回、蒙古等27个民族。作为西部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海北州把加快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建设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先行区的重要内容,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

“十二五”时期,海北州累计投资近18亿元,重点实施了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改薄”和学前教育推进等一大批建设项目,成为海北教育发展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建设力度最大、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

像海北州一样,近几年,全省各级政府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统筹城乡加大投入力度,调整支出结构,将更多资金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近三年全省义务教育总投入达到420亿元,重点实施了中小学标准化,全面改薄、农牧区教师周转房等教育项目,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缩小了办学条件的校际差距,中小学校校舍场地、教学设备、信息化水平等明显改善,有力地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民族地区教育快速发展。

政策倾斜,民族地区教育强力推进

“没有教室,帐篷当教室;缺少教师,干部中选、群众中找”。这些正是1957年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建政初期教育工作的真实写照。

现如今,宽敞明亮的教室、崭新的课桌椅、靓丽的塑胶操场、现代化的多功能教室……这些过去城里学校才有的“高大上”的教育教学设施,如今也被“搬”到了玛沁县的普通学校里。

这一切的变化都来自一项项政策的实施。在省委、省政府亲切关怀和玛沁县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玛沁县不断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政策支持和倾斜力度,民族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广泛开展,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经费保障机制和资助体系日趋完善。

与玛沁县一样,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切实做到了资金优先投入,规划优先实施,公共资源优先配置。并制定了《称多县关于新形势下加快推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定》,在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等各方面建立了长效机制。形成了“政府总揽,教育部门主抓,成员单位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整体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格局。

为人人享有公平、公正的义务教育,出台了《称多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制度措施,逐级签订责任书,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近年来,我省十分重视和加强民族教育发展,资源配置不断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全省各地教育政策“套餐”的出台,不断补齐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短板。为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省各地建立完善了义务教育教师管理制度和校长、教师交流机制,出台免费师范生、农村教师定向培养、城乡教师交流轮岗、乡村教师荣誉、乡村教师待遇倾斜等多项政策举措,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和水平,致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

不断创新,教学质量提升蹄疾步稳

教育政策够好,教育硬件够硬,带来的是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去年5月玛沁县迎来了不平凡的一天,全县在中小学中成立了首支女子足球队,并携手青海省足球协会对玛沁县16所中小学体育老师进行培训,同时开展了“足球进校园”培训活动。

在玉树市巴塘乡上巴塘村小学里,一堂富有民族特色的电子琴音乐课让同学们学中有乐。校长扎西卓玛说:“从最早的石窟小学,到后来的流动小学,到现在的‘光电’时代,学校一次次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教学质量也在一步步提升,从过去到现在,我们上巴塘小学的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前茅。”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海西州高级中学是去年3月1日才刚刚建成的一所全日寄宿制学校。校长林君颇有感慨:教学质量可是一个学校的魂。学校新建成,教学硬件设施提升了一大截,我们的教师也都是鼓足了干劲儿,要努力把教学质量搞上去。

走进德令哈市柯鲁柯镇西湖小学,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的特色文化墙,展示着该校师生的风采。学校融入了绿色环保、国学经典等内容的校园文化墙,“层层有主题,各个有特色”的楼道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班级文化,让校园内的每面墙壁都会说话,学生漫步学校,营造书香氛围,让学生感受读书之美。……如今,全省各地多举措打造教育品牌、教育精品,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多样化,有特色的课上课下教学让学校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首位,把德育与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针对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积极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不断提升民族地区教学质量。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民族地区 教育 发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