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200余张跨越半世纪的准考证寻主:帮人找回高考记忆

2017年06月07日 15:40 | 作者:张维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高考

“没有参加过高考,是我一生的遗憾”

新京报: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最有意义的一个年份。这一年的准考证,你收藏了几张?它们有哪些特点?

詹洪阁:3张。分别是南京、苏州和淮阴一带的。都是硬纸板材质,名片大小。上面有考区、文理类别、姓名、编号和考生须知。和之前相比,没有写明考试科目,考生须知也相对简单。以1951年为例,当时的考生须知有十条,1977年只有五条。苏州的那张准考证上竟然没有贴考生照片。

新京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詹洪阁:这一年比较特殊,经过十多年,高考重新恢复,很多方面都不完善。在收藏过程中,我认识了很多那一届的大学生,他们跟我讲,1977年,十多届学生聚在了一起,有的师生同届,有的夫妻俩一起走进考场,考生太多了。当时很多印刷厂的纸张都不够用了,一些试卷都是用非常粗糙的麻纸印刷的。

新京报:高考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詹洪阁:我没有参加过高考,中学毕业后就参加工作,我上的是社会大学。我心情挺复杂的,没有参加高考、进入高校深造,这是我一生的遗憾。人一生肯定有失有得。这三十年,我收藏了很多教育方面的史料。

我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没有参加过高考的遗憾。(记者 张维)

编辑:梁霄

关键词:跨越 半世纪 准考证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