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罗振宇:正努力去“罗胖”化

2017年06月16日 13:55 |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从视频转变到音频文字

爱折腾的罗振宇今年3月份又搞了一个大动作。

3月8日,在“一件小事”媒体沟通会上,罗振宇公布了内容付费产品“得到”上线以来的最新数据,并对《罗辑思维》实行重大改版。具体内容是,从周播改为日播,周一到周五每日更新,时长5分钟到8分钟左右;从一个视频节目变为一个音频节目;不再全平台分发,只在《罗辑思维》出品的“得到”APP上独家播出。

在视频内容火热的当下,罗振宇为何放弃自己最熟悉的视频,转而将全部精力放到音频和文字上,这又是一招什么棋?

“电视台的人出来往往做视频公司,纸媒出来的人往往做公众号,这就叫会干什么就干什么。但这种思路不是创业。创业是市场要什么干什么。”在采访中,罗振宇再一次提到市场,他认为,从视频到音频文字的转变,正是市场的需求。

目前,各个知识付费平台风生水起,功能日趋完善,各领域专业人士纷纷入驻。但是,知识付费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各家都有不同的理解。

“‘得到’的价值不是为用户提供知识,而是为用户节省时间。”罗振宇看起来胸有成竹。在他的话语体系中,价值观、使命和愿景始终是最重要的三个组成部分。

“我们做任何一个产品,都希望帮用户把时间节省下来。从视频到音频文字的转变,本质上适应我们的价值观。音频是一个伴随性媒体,用户可以在通勤、洗漱、健身时,边听边学。视频产品就需要用户全身心的投入,相当于占用了用户不少时间。从视频到音频的转变适合为终身学习者服务这一愿景,也是很久以来的一个想法。”罗振宇说。

去年年底,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晚会上,罗振宇提出了国民总时间的概念。他认为,国民总时间是刚性的,一个方面的时间占用多了,另一方面的时间必然减少。“视频是找用户要时间,但在国民总时间不变且内容大量增加的背景下,用户的时间越来越珍贵,找用户要时间越来越难。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此路不通,所以就转向另一条路,帮用户节省时间。”罗振宇表示。

“此外,在人工智能时代,用音频辅之以文字,用多媒体的样式交付知识,很可能是知识付费发展的一个趋势。”罗振宇预测,音频属于自然语言,人类拥有自然语言的历史很长,但是书面语言的历史只有几千年,大部分人看懂书面语言也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很多优秀的人依然靠着自然语言来学习知识和传授经验。因此,用自然语言交付知识也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社群经济不是粉丝经济

在采访等待的间隙,罗振宇一如既往地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录音频。这些音频,都会在每天早上7点前准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发送到订阅用户的面前。

“我从来都是发语音而不是发文字,因为语音所包含的人格要素比文字要好得多。”罗振宇曾经这样说过。现在的“罗辑思维”,虽然音频和文字都有,但音频始终还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靠着独特的个人魅力,几年来,无论是线上和线下,罗振宇确实为自己积攒了不少粉丝。曾经,8000套图书包在“罗辑思维”社群里出售,一个半小时全部卖光。后来,罗振宇又发起号称“史上最无理的会员募集”,普通会员200元,铁杆会员1200元,不承诺任何会员权益。短短5个小时,5000个会员全部卖完。粉丝的力量不容置疑。

罗振宇在自己的节目中也提出,清晰的人格,带来吸附。具体来说,就是人格思维。他认为,工业社会用物来连接个人,互联网社会要用人来连接个人,可以用自己的人格和禀赋,为自己创造价值。

“互联网时代,要用人的方式形成自己的族群,只要有人爱你,你就会有成就。人将成为未来商业的渠道,比如我只看我信任的人读的书,去我信任的人推荐的餐馆,买我信任的人推荐的车子等等。”罗振宇说。

不过,罗振宇认为这是社群经济而不是粉丝经济。“粉丝经济是粉丝一起花钱供养自己的偶像,社群经济是大家在一起学习消费。”但是,无论是粉丝还是社群,都离不开个人影响力。如今,罗振宇正努力“去罗胖化”。

过去一年,罗振宇除了按时更新《罗辑思维》专栏,其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找到优秀的知识生产者并说服其在“得到”APP上发布专栏。目前“得到”的产品矩阵包含订阅专栏、每天听本书、电子书、小课题、知识新闻等。内容在逐渐丰富的同时,“去罗胖化”过程也在稳步推进。

“曾经有人问我,如果你不在罗辑思维了,你这个社群怎么玩下去?”罗振宇很清楚地回答,世代传承永续经营是工业时代的妄念。社会是一个生态系统,既然是一个生态,就不是活下去,而是把基因传下去。把自身的资源整合起来,让别人在自己的平台上创业,就是基因的一种传承。

编辑:位林惠

1 2

关键词:罗振宇 知识付费 罗辑思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