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杭州“吻别讲台”教师:是摆拍也是真情流露

2017年06月30日 10:40 | 作者:王煜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讲台就像阵地”

新京报:三尺讲台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盛志军:就好比阵地之于战士,人在阵地就在。现在我要走了,就要告别我的阵地了。

新京报:还记得第一次登上讲台的情景吗?

盛志军:那是40年前了,我当时还是一个民办教师,只有20岁,比台下的学生大不了几岁。第一次上讲台,就弄了我一个不好意思,脸很红,心跳加速,感觉呼吸都不顺了。手里抓着粉笔,写一个字,粉笔断了,写一个字,又断了,台下是哄堂大笑,有点尴尬的。

新京报:后来是怎么克服的?

盛志军:一方面我自己加强学习啊,然后就是在老教师的帮助鼓励下,慢慢进步,逐步有一些适应,比如走进教室不再紧张了。也就是那个时候,我第一次意识到,对新教师,对师资进行培训的重要性。

新京报:为什么对教学岗位有这么深的情感?

盛志军:跟我的出身有关系。我老家在富阳下面的山村,家里几代人读书都很少,只有我一个读书人。高中毕业后,我做了3年民办教师,后来读了师范,毕业后还是做老师。我想让更多的人有办法读书,去回报社会。也是没有想到,40年就这么下来了。

新京报:你觉得教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

盛志军:是一个不断学习,然后用你的学习成果去影响别人的职业。好比说你要把一杯水传递给学生,那你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不仅要让学生吸收到,而且要学会主动吸收。所以教师需要永远保持一个学习的状态。

新京报:40年的教学生涯,教育的形态有什么变化吗?

盛志军:其实教育的内核一直没有变,主要是教师的区别。相对来说,老教师经验丰富,教学态度好,对工作负责。新教师这方面,往往就差一点。课堂形态上,现代教育技术的大量应用,导致一些教师不会板书了。以往,我们一节课下来,从黑板左边写到右边,不用擦黑板的。现在就是不断使用新媒体,放幻灯片,给学生带来的参与感就会差一些。我认为好的东西需要继承,技术永远只是手段,是为了课堂效果服务的。

编辑:梁霄

关键词:吻别 讲台 摆拍 真情 流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