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李东朗:革命文化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7年07月05日 16:15 | 作者:李东朗 | 来源:人民论坛
分享到: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 李东朗

革命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遇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外国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昏庸统治,使中国由一个独立完整、曾经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山河破碎,祸患迭生,危机四伏,中华民族陷入贫穷、落后、苦难、屈辱的深渊。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任人欺凌、落后和贫穷的面貌,就必须进行革命,反帝反封建,推翻这些阻碍中国向前发展的绊脚石。因此,革命成为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

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虽然有过救亡图存的农民革命、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革命等不同形式的革命,但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华民族的苦难境遇,因而没有形成特色鲜明的新文化。实现中国革命完全胜利、真正改变中国命运的是中国共产党。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党的政治追求和完成近代中国历史主题而不断开拓进取、艰苦卓绝奋斗的文化结晶,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积淀与孕育形成的所有物质文化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而言,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革命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和核心要义是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资源共有、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实现人类自我解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此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共一大“纲领”明确规定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党的奋斗目标。二大、三大制定了严明的纪律:党员要严守党的纪律,接受党组织的监督,保守党的秘密。党的这些理念贯彻在中国革命的全过程中。对此,不赞同中共政治主张的胡适曾评论说:“他们(共产党)意志的专笃却是我们不能不十分顶礼佩服的。他们有理想有计划有绝对的信心,只此三项已足使我们愧死!”①革命的敌人蒋介石也对此十分羡慕:共产党“其纪律最严,方法最精,组织最密,为任何党派所不及”。②坚毅地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指导理论,不懈地为共产主义信仰奋斗,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根本保证,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政治特色,从而也成为革命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第二,中国革命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前进,修正错误,勇于创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决了无产阶级政党在东方落后国家如何进行革命的一系列问题。如正确进行中国革命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最大限度团结和争取革命同盟军、形成广泛统一战线的方针,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土地政策,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群众路线,建设人民民主政权的制度,克敌制胜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卓有成效的宣传动员和文化艺术工作,等等,从而在极其艰险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展,战胜远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这些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举措,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辉煌的革命业绩和不朽的革命精神。中国革命是在敌我力量和条件极为悬殊情况下进行的,是在艰难困苦中搏击前行,过程极端艰辛。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信念,不畏艰险,英勇拼搏,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创造了无数攻坚克难的奇迹,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如誓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抛弃北京大学教授优越地位而冒险救国救民的李大钊,铿锵声言“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坚决维护二七大罢工工人权益的林祥谦,“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慷慨赴义的夏明翰,等等;如震撼世界的长征、敌后抗日游击战、东北抗日联军14年坚韧抗战等奇迹。在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光照千秋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等优良作风。这些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坚强革命意志、不朽革命业绩、高尚革命情操和英雄形象的物态的、精神的、行为的,以及心态的文化遗存,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属于革命文化的重要内容。

编辑:位林惠

1 2

关键词:革命文化 党 人民 精神财富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