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娜木拉:奏响谐乐

2018年08月14日 08:54 | 作者:韩雪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天是世界的天,地是中国的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从2002年学习国学开始,娜木拉的文化归根意识越来越强。

2016年G20峰会大型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的第四个节目——《高山流水》,是古琴演奏家金巍和大提琴演奏家娜木拉的古琴大提琴合奏。时隔两年,娜木拉还在感慨,“那场演出真是代表了中西文化元素融合的最高水平!”

在接到参加演出邀请的前几个月,娜木拉推掉了暑期的其他活动,学校一放假,她就来到杭州参加排演。

这首经典的古琴曲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讲述知音间的相遇、相知之情,也寓意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希望世界融合”的G20峰会主旨。

更为精妙的是,“选用大提琴与最具中国气韵的乐器古琴合作,演奏的又是关于相遇相知的情谊,体现了中西方音乐的交融之妙。”娜木拉自己因为收藏了一把明代的古琴,在演奏大提琴时,受古琴演奏的滑音和泛音启发,想到“用滑音表现出中国音乐特有的韵味,又用泛音与实音相结合的方式,达到虚实结合,表现出悠远空灵的意境。”

同时,还要求运弓稳定、绵长,大提琴的音色必须既厚重又明亮。在音量和配合上,娜木拉也与其他演奏者在现场反复练习。“那一场演出,无论是选曲、乐器、作品还是立意,都堪称中西合璧的经典。”娜木拉至今谈起,语气仍然热烈。

“这次成功合作给我和金巍很大的信心,我们都觉得大提琴和古琴还有很多合作空间。”虽然从小学习大提琴,娜木拉的爱好却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上,加上自身是少数民族的缘故,使得她对中国民族音乐兴趣浓厚。

最近两年,娜木拉尝试了大提琴与二胡、琵琶、中阮、手风琴、竖琴、吉他、笛子、黑管等不同风格乐器的组合。在《古佳耶》专辑中,她用大提琴与多种中国民族乐器合作,精彩演绎了十几首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代表性曲目。“主要是弘扬民族文化,用我熟悉的大提琴解释民族音乐,选取的都是旋律性比较强、能发挥大提琴乐器优势、最打动人心的乐曲,听懂不需要太多的音乐基础。”

天是世界的天,地是中国的地。现代以来,我国文艺和世界文艺的交流互鉴就一直在进行,包括管弦乐在内的艺术形式都是借鉴国外又进行民族创造的成果。

英语好不存在语言障碍,使娜木拉常在国外讲学、当评委,来往于东西方间的音乐文化体验令她意识到,中国缺的不是好的演奏家,而是好的作品。“中国有56个民族,文化底蕴的丰厚和音乐文献的丰富,可比国外牛多了。”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娜木拉一直在收集民歌,她期待把民族的文化通过音乐传播到世界。

“要有自己的作品”

附中毕业那年,娜木拉和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红领巾乐队”(1988年更名为“中国少年交响乐团”)的同学一起,去瑞士演出。

“上世纪80年代的出国和现在不是一个概念,经过了层层审批,大家坐着大车,基本上到过了瑞士所有的城市。”

“那是附中第一次去欧洲,演奏的曲目是贝多芬《第七交响曲》和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

电视节目里,韩磊和娜木拉你一句我一句还原了上学时出国演奏的情形。

“从近两年国际大赛选手的整体水准来看,技术的差距很小,我们附中的学生已经处在世界的优秀行列,不足在于对各类曲目音乐风格的把握有时还不够精准。”娜木拉挺直了腰杆又说,“中国大提琴在国际上非常重要的赛事都拿到了金奖,但不能说我们就是世界第一了。”顿了顿后,她说,“要有自己的作品。这是音乐教育领域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即将奔四的青年作曲家方岽清,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是附中作曲专业第一批招录的学生”。手里拿着《侠》的专辑,娜木拉介绍着这些年欣赏的作曲家。

两人通过2007年世界著名大提琴大师马友友来华的艺术交流活动认识了。娜木拉的学生梁肖被选定参加这次交流演出,演奏一个京剧韵味十足的大提琴作品《手眼身法步》,正出自方岽清之手。由于演奏难度非常大,马友友把自己的琴借给梁肖演奏,演完,用娜木拉的话说:“全场震了!”

“非常喜欢他的音乐风格,有鲜明的中国风!”在娜木拉的支持下,方岽清创作和上演了很多部作品,还签约人民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了第一张大提琴作品的乐谱。

2011年,中国第一张原创大提琴作品《清+CELLO》专辑出版发行,方岽清作曲、摄影并担任艺术总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作曲家的根,不能丢!”

秉持着对民族文化的同一种坚定,娜木拉创作推广方岽清的大提琴作品,算作是方岽清的“伯乐”。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娜木拉深知作曲家的挣扎和困境:“目前他是那一届中唯一从事专业作曲的人。”改变现状,需要更高层面、更大力度的引导。

2016年成为丰台区政协委员的娜木拉,在使命感和履职热情不断上升时,进入更高一层的履职平台,成为北京市政协委员。

作为少数民族界的文艺教育工作者,娜木拉在政协相关会议中,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艺术教育有益于学生,学习艺术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修养的形成。”她建议,“结合中华民族文化经典作品和经典故事,继承和弘扬仁义礼智信的理念,创作一批青少年儿童喜爱且容易接受的新时代作品进入课堂。”

“闪耀着人性灵光,以崇高净美的音乐之声呼唤并充实人的心灵,推动人们积极向上”的优秀作品意义被娜木拉诠释得更直白朴素:“让更多的人通过不同的音乐形式去了解传唱经典,好的听多了,不好的就入不了耳了。”

“工作都是大家做的”

生完儿子牛牛那一年,娜木拉成为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校长,“整天忙得昏天黑地。”到现在7年了,“我一放假在家,儿子就天天黏着我,晚上还跟我一起睡呢。”但对“事业型女性”这个标签,娜木拉笑着摆手谢绝,“我可不算,再说,工作都是大家做的,一个人的力量一定是渺小的。”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一方面是作为“中国音乐家摇篮”培养后备人才,同时还是一个向世界展示中国青少年艺术水平的窗口。凡遇有外国元首访华和外国音乐学校交流的演出,附中的五大特色乐团必定会派出一个代表参加。

“音乐学习的特点是从娃娃抓起,尤其技术训练成才期在18岁以前。”十几岁的孩子年轻气盛,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定型,为营造文明的人文环境,附中设定了明确下限:“任何一个老师、职工碰到学生骂人的,都要上前进行当面教育。”设定了下限,久而久之就会自觉抬高上限。“学生进出大门、电梯和琴房,都会主动问候为他们服务的保安、门卫和阿姨。”一天到晚讲话的娜木拉尽管得了咽炎,还是很为这样的景象自豪。

7年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保持着一流的教学水平与良好的国内外声誉,据统计,全校师生共获国内、国际奖项1900多项。管理制度的探索和不断优化,规矩意识的入脑入心,也对学校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从女性管理者角度出发,娜木拉力求把工作做细做深,如校园文化的建设,学生的安全教育,建立全校范围的行政教辅研讨会、实行约谈制、开展拔尖创新人才会诊制,细节上要求“食堂饭菜安全环境干净”“厕所必须没味儿”……

120多人的教职工加上900多人学生的庞大管理队伍中,学生是当之无愧的焦点。校内,学生的专业课和文化课安排得科学合理,“高中、初中错开上、下午上文化课和专业课,学生不用来回跑路浪费时间,确保了在学校能够‘吃饱’。”娜木拉补充着,“每周四还会安排一次大课,围绕书法、思政、舞蹈、绘画等主题轮流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去听。”

附中的学生日常很忙,乐队排练、钢琴排练、视唱练耳、文化课、重奏课……谈到教学管理,娜木拉又忍不住说了很多,“学期中,学校尽量不批学生参加音乐节,但国际比赛是允许的,以赛促建,也是为国争光嘛。”

令娜木拉费神的,还有生源的国际大战。附中培养出来的一些优秀学生临近毕业时,有的被国外音乐学校看上了。围绕让他们留下来需要做很多改进的工作,但内心总归是骄傲的:“附中培养的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啦。”

今年5月6日,丰台区民宗办联合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举办了丰台区民族团结日专场民族音乐会。主办方联系到北京市政协委员、丰台区政协委员娜木拉,她痛快地为音乐会落实了演出人员和相应节目。

舞台上,当附中的学生们开始演奏民族器乐、表演少数民族传统歌舞时,娜木拉的忙碌才刚开始。

编辑:位林惠

1 2

关键词:娜木拉 大提琴 音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