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论文件>履行职能履行职能

用好“望闻问切” 做好政协调查研究

2018年12月11日 14:01 | 作者:赵峰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调查研究是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基础。在新形势下,人民政协要聚焦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发挥作用,更加自觉地围绕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进行协商议政,就必须充分发挥好这个基础作用。

一、 充分认识调查研究的现实意义

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过程,就是一系列深入调查研究的过程。没有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没有对实际情况和实际问题的深入了解,没有对人民群众利益愿望要求的深刻认识,所反映的提案信息,所形成的调研视察报告建议,就不可能实事求是,也不会有价值。

调查研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也是我们党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开创者。早在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最早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个著名的论断。在新出版的《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的17篇著作中,就有6篇是专门研究和介绍农村调查的理论和方法的,其余11篇是调查报告,而这些调查报告本身也是毛泽东同志在农村调查方法的灵活运用和生动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政协要“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政协协商需要调查研究,因为只有调查研究,才能发现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提案、反映社情民意、报送信息需要调查研究,因为只有调查研究才能正确地反映民情民意,找出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反映给党委和政府;理论研究需要调查研究,因为只有调查研究,才能找出政协工作发生发展的规律。

总之,政协的调查研究覆盖政协工作的方方面面和整个过程,因此调查研究既是政协工作的基本功,同时也是政协工作者和委员的基本工作方法。

二、 用好“望、闻、问、切”的方法,为解决问题和对症下药奠定基础

政协调研,要注重沉到基层“解剖麻雀”,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对具体问题一地一策、一事一策,对共性问题从制度机制上找办法,把脉、诊断、开方环环相扣,用好“望、闻、问、切”的方法,为解决问题和对症下药奠定基础。

望,即察实情。“望”是最直观的方式,换言之,就是要多观察。只有把影响发展、影响民生幸福的问题看在眼里,放在心里,才能靶向准确,对策清晰。

一是善于用好“望远镜”,解决调研视察前瞻性不足的问题。政协的调研要聚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府工作重心,用长远的眼光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央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政府重大工作部署,把握全局,着眼大局,通过调研,准确地把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置于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地方的工作大局来思考和谋划,努力做到与中央和地方的重大方针政策、重大工作部署合拍。

二是善于用好“放大镜”,解决调研视察导向性不足的问题。用“牵牛鼻子”的工作方法,将本地方、本区域内出现的个性问题放到全市、全区的范围内去发现普遍性,让“一家之言”成为“众家之言”,最大限度地增强其全面性、准确性、科学性。在此基础上,进行观察思考,分析研究,因地制宜地提出适合本地情况的发展之策,达到参谋思维与领导思维的“同频共振”。

三是善于用好“显微镜”,解决调研视察针对性不足的问题。政协调查研究应该实实在在“沉下去”,到基层一线、改革一线、发展一线去观察,着眼点应该是未被发现的小切口,或者已发现未被解决的问题,少看“庭前”、多看“屋后”,少看“窗口”、多看“角落”,抓住矛盾的症结,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闻,即听实话。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作出决策之前,先听他个八面来风,兼听各种意见,深入了解所面临问题的本质,找出其规律,谋而后断”。政协履职既要瞄准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政策,准确把握社会热点难点,说真话、听真话,又要有灵敏的政治嗅觉和鉴别力,不能偏听偏信,避免成为个别部门或集体的“传话筒”。

一是听群众说。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把诸如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形成了《寻乌调查》。政协调查研究应多站在群众的立场分析、思考和研究问题,站在群众的角度提建议、谋对策。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呼声,体察情绪,总结经验,吸取智慧,客观、公正、全面地收集第一手材料。

二是听委员说。政协组织要利用好广大委员工作在一线、创业在基层的身份和优势,引导委员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进行专题调研,切实掌握基层实情。最大限度地组织和动员政协委员踊跃参与,充分发挥委员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博采众长、广开言路,使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提出有见地、有份量、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使政协的调研更有活力,所提建议更加切实可行,调研成果建立在根基扎实、质量过硬的基础上。

三是听民主党派说。合作共事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作为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组织,政协具有加强与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经常性沟通联系的制度和组织优势。在这个优势下,认真听取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各界别、不同阶层人士的意见与要求,加强政协协商与党委政府工作的有效衔接,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增进最大共识度、形成最大凝聚力是协调关系、扩大共识、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必由之路。

问,即问良策。调研的过程也是解惑的过程。政协在履职过程中,一定要善问,把人民群众热情激发出来,智慧凝聚起来,使决策建议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建言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要把握好“角度”,避免重复劳动。政协的本职是献策而非决策,因此要扮演好 “参谋”、“助手”、“智囊”的角色,立足社情民意信息反映的职责,多到改革发展最前沿、城市农村最基层、矛盾问题最集中的地方询问各方面的意见建议。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把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以及滞留于基层、散佚于民间的有识之士的真知灼见集中起来,反映上去,以供决策。

要把握好“适度”,避免情况不明。要坚持量力而行、少而精的原则,选择好调研题目,组织具有代表性、知识面广、对调研课题比较熟悉的委员参与到调查研究中来,要避免不着边际地问问题,力求减少调研的盲目性,增强调研的针对性,确保调研的质量和效果。

要把握好“态度”,避免脱离群众。要坚持人民政协“源于人民、履职为民”的理念,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作风上深入群众,坚持把群众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履职尽责的最终检验标准,使政协履职更加贴近基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更加体现群众意愿,把民智汇聚到破解发展难题上来。

切,即切要害。能否对调查的问题,深入研究,准确“诊断”,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是衡量调研工作者参政议政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一要透过现象抓本质。在掌握大量真实、全面的第一手资料后,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对获得的信息、观点、思路和建议,精心加工,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形成主题突出、事实清楚、建议到位、文字精炼的调研报告和建议案,力求言到点子上,谋在关键处,使建言立论一经报送,便能受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采纳,成为其科学、民主决策的依据。

二要坚持问题导向。选准调研的切入点,特别是面对一些很大的课题,要认真审题,弄清弄透调研课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研究,从而起到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因此,政协的调查研究结论要敢于触及实情,瞄准“当务之急”,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抓住主要矛盾提出对策。

三是要探究解决之道。衡量调研工作效果的大小,关键是有多少具有真知灼见的对策和意见进入了党委、政府的决策程序,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多大作用。政协在提高调研质量、多出精品力作的同时,要创新思维,把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贡献出来。换言之,就是在调研报告形成前,政协调查研究要当“中医”,透过表象探求病因,分析病机,得出病名,深挖问题成因和结果。调研报告形成时要当“西医”,提出的意见建议必须具有针对性,力求直达病灶、切中要害,不能泛泛而谈,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搞中医的“六味俱全”。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细致地分析研究并给出合理化建议,做到有的放矢,言必有中,履行职责才能落到点子上。

(作者系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政协主席)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调查研究 政协 调研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