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线传真 一线传真

独山基长镇:以“绣花功夫”抓实党建助脱贫

2019年09月26日 15:03 | 来源:贵州日报
分享到: 

梁晓琳 肖布奎 莫宇

以党建为引领,紧扣发展,把党的领导延伸到生产一线,激发基层活力,独山县基长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两个作用”,基长镇狠下功夫,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有活力,脱贫攻坚有成效的喜人局面。

党建引领推进村美、民富、产业旺

“办事、学习、休闲、看病、购物样样都可以,这在以前,我们想都想不到。”说起村里的邻里中心,村民蒙焕娇一脸自豪,每当农闲时候,她都会约上三五个姐妹到邻里中心看书充电。邻里中心不光是群众办事的场所,更成为全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这是独山县基长镇“125”党建模式,在秀峰村描绘出的新画卷。通过建强村支两委班子,发展旅游业、现代高效农业“二产支撑”,以邻里中心为主阵地,探索建设学、富、美、乐、安“五个邻里”新家园,基长镇秀峰村村容整洁、设施完善、产业兴旺、社会和谐。自2011年以来,该村先后被黔南州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村”等称号,2017年获省级文明村称号,2018年被省、州同步授予“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荣誉。

“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遍地盛开产业花。江寨村位于独山县东南角,与三都自治县大河镇接壤,该村地理环境恶劣、山高坡陡、土地稀少,村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也仅仅能解决温饱,2014年该村贫困发生率56.3%,是深度贫困村。

江寨村村支两委深知,只有做强产业,村民才能持续稳定增收。在基长镇党委的支持下,2017年底到2018年初,该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蒙明松等人挑起产业发展的重担,先后牵头成立了江寨丝绸有限公司、独山县江寨桑蚕专业合作社,积极整合闲散土地,依托基长镇恒盛丝绸企业,江寨村走起“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产业发展路子,填补了该村产业发展的空白,让群众享受了发展的红利。

52岁的贫困户韦朝文成为较早的受益群众,在村里的支持指导下,2018年,他靠种桑养蚕创收一万元。“我可以卖桑叶,也可以自己养蚕了卖蚕茧,收入方式非常灵活。”看着蚕棚里的蚕宝宝,韦朝文喜上眉梢。尝到甜头的他通过土地流转将产业越做越大,如今,韦朝文的桑园发展到55亩,建起120平方米的蚕棚,成了村里的种植大户。

“我们江寨村现在有桑园1300亩,蚕棚5000平方米,通过土地流转、务工、产业分红等方式实现贫困户产业全覆盖,实现村级集体经济24.63万元,贫困发生率降到15.05%。”蒙明松说,在基长镇,走“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产业路子的不在少数。

以“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发展模式,基长镇各村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完善,越来越多群众搭上产业发展的脱贫快车。截至2019年8月,基长镇桑园种植面积2.1万亩,刺梨种植面积1.22万亩,中药材种植1.1万亩,蔬菜春季种植2.52万亩,扶贫产业遍地开花结果。

党建推动志智双扶,激发脱贫新活力。“没有想到打扫自己寨子和家里的卫生,还能得积分,积分还可以换东西。”拎着从爱心超市兑换的一大箱牛奶,吴昌伟笑得合不拢嘴。

老吴是江寨村班难组贫困户,自实施人居环境整治以来,他积极出工、出物参与美化家园。6月至今,他在小组综合评比已累积了60个爱心积分,这些积分不光给老吴带来了荣誉,更得到了实惠。利用爱心积分,他已在爱心超市免费兑换了牛奶、酱油、洗洁精等总计60余元的生活物资。

党建引领、自治兴村。基长镇不断完善村组治理体系,结合实际探索创新,通过“十比十评”正向激励机制,树立典型,让群众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激发了广大群众向好向善的内生动力,脱贫攻坚中让群众切实受益、乐意参与、主动融入,推动物质与精神“双脱贫”。

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山大沟深,地块破碎,户均不足一亩田,这是基长镇不少村寨的现实状况。根据“五个一批”的要求,易地扶贫搬迁成为基长镇脱贫攻坚重要抓手,如何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基长镇下足了“绣花功夫”。

8月20日,基长新区阳地移民新村里花红柳绿,一栋栋两层半“小洋楼”整齐排开,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各家庭院门前干净整洁,簸箕上晾晒的干辣椒红火诱人,潘大钦老人用筷子翻整完辣椒,又和邻居悠闲地拉起家常。

“我们原来的寨子,有个大病小伤的来镇上看病要个把小时,搬来这点,走两步就到镇中心医院了。”今年是潘大钦搬迁到阳地移民新村的第三个年头,看着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老人道不尽的开心。

59岁的潘大钦是基长镇江寨村拉纳组村民,该村地势陡峭,交通不便,土地稀少,小组总共100多人,仅有50来亩田,人均只有不到半亩田,乡亲们要靠打山货卖钱才能维持生计。

2016年,根据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该组进行整组搬迁,潘大钦来到阳地移民新村安家落户,分到了总面积129.5平方米的小楼和两分微田园。“搬出来之后,政府流转了我原有的9分田发展桑叶,一年有300多元收入,老房子拆旧复垦得了1.2万元补贴,还有些七七八八的分红,要不是政策好,我哪里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对于搬迁享受到的政策,潘大钦十分感恩。

和潘大钦一样搬出大山的,还有73岁的蒙秀邦。“以前打山货,爬坡过坎的,一天得几块钱,现在我在家做棒球,1.3元一个,一个星期能挣100多。”说着话,老人又麻利地缝起了棒球。“村里的领导时时来关心我们,看我年纪大了还经常帮我把棒球拉到基长去,我觉得心头暖。”

搬出大山,蒙秀邦一家住上了新房子,谋生的渠道也拓宽了不少。儿子吴明辉到县城搞起了装修,儿媳妇和大孙子也外出务工,加上自己缝棒球的收入,一家人收入十分可观,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斩穷根的民生工作,必须要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基长镇成立工作专班,按照组组知道政策、组组知晓搬迁的思路,以“院坝会”“家庭会”“小组会”等方式到组到寨到户宣讲搬迁政策,及时答疑解惑,确保群众搬得出。采取确权流转收储开发、拆旧复垦等方式,结合退耕还林、国家林业生态工程、产业发展等政策,有效盘活迁出地“三地”资源,提高土地效益;在搬迁地采取统一规划、政府补助,搬迁群众自愿申请认耕的方式建设户均0.16亩的微田园,解决菜篮子问题,让搬迁群众稳得住。积极引导、支持移民户就业、创业,协助配合县人社部门开展技能培训,并引进润扬棒球有限公司在安置点设缝球点,有效拓宽了搬迁群众致富门路,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基长镇2016年搬迁任务176户780人,现已全部搬迁入住。2017年和2018年合并实施的易地移民搬迁项目共计搬迁548户,2325人信息收集、协议签订等工作已经完成,搬迁工作稳步推进中。

在独山全县扶贫领域作风建设“红黑榜”中,基长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多次荣登红榜,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的“绣花功夫”,得到了组织的肯定,更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关键词:以“绣花功夫”抓实党建助脱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