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宁海林:找回我们自己的生活美学
作者:宁海林(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教授,宁波大学现代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
“找回我们自己的生活美学”是一个浩大的文化工程,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去寻找,去构建。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李渔的生活美学思想研究》是一本系统研究李渔生活美学思想理论的学术专著,该书深入发掘了李渔生活美学思想对当代的启示意义,对生活美学研究有诸多参考价值。
对传统思想文化的深挖。无论是回应一些学者对生活美学的质疑还是满足生活美学自身发展的要求,都必须回答生活如何成为审美的问题。该著以李渔的《闲情偶寄》为基础文本,翔实揭示了在晚明期强调个体感性的社会背景下,哲学上的感性追求演进到生活美学的发展脉络,结合李渔的戏剧作品、当代生活中的艺术设计理念和实践以及生活审美化进行探讨,明确了作为中国传统生活美学总结的李渔生活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价值。通过李渔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李渔对现实的追求与西方分析哲学和结构主义向实用主义的转变,奠定了李渔生活美学的合法性。乐生、感性、享乐成为理解李渔生活美学的关键词,在此基础上,李渔的生活美学又超出感性和享乐的范围,具备了超越性的文化品位。作者巧妙地旁征博引,对李渔生活美学思想渊源揭示的同时,也令人信服地论述了生活是如何走向审美道路的,体现了作者广阔的理论视野和深厚的哲学理论功底。
研究视角新颖。该著从审美设计学的角度系统地进行研究、提升是非常有意义的。作者从生活审美的角度来看待李渔的戏剧作品,把戏剧看成生活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是一个新的角度,深化了李渔美学思想的同时,也深挖了生活美学的内涵。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作者把握两条线索:一是李渔生活美学思想的梳理与评介;二是把李渔的生活美学思想置于大的社会背景、历史社会思潮中,把李渔的生活美学置于明末清初江南新型城市兴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背景之下。因此,李渔的生活美学思想就顺理成章地被看作是宋代以来市民意识的延续,把生活上升为精神文化层面。这两条线索不仅深化了李渔美学思想、丰富了生活美学内涵,还实现了李渔生活美学和当代社会生活的对话。
对具体美学思想深描。作者深刻地指出李渔的生活美学思想以日常生活为核心进行审美设计,翔实阐述了李渔生活美学思想在衣、食、住、养生、娱乐等生活各方面的呈现,厘清了李渔在生活各方面进行审美设计的原则,揭示了这些设计原则对审美设计学的价值。著作前半部分建构了生活美学的研究逻辑框架,后半部分则是扎实地对李渔的戏剧生活美学、女性审美设计、家居环境审美设计、日常生活审美设计及相关领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将其思想与当代美学、文化思潮进行了勾连,把李渔美学思想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与当代思想文化的勾连。李渔生活美学能够与今天的生活审美互文——扩充当今生活审美的意义,并在当今生活审美活动中得到验证和升华;能够丰富当今生活的情趣,提升当代生活的审美品位,为缓解后现代语境中的现代性焦虑提供思想资源。李渔的生活美学强调感性,在感性层面上呈现出理性面貌,为我们正确认识当代大众审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李渔的生活美学思想研究》
贺志朴著 人民出版社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07日 09版)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生活 美学 李渔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