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产业探索的一点“贡献”

2019年12月26日 17:28 | 作者:侯玉婧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发展农村产业的重要性时,各地也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探索和实践,这其中自然涌现了许多成功的典例,但也存在着许多“失败”的教训,笔者以自身在村挂职一年的短暂经历,来分享一段“探索发展产业无果”的故事,同时也向那些付出了更多的精力和牺牲,成功为村里留下了产业的驻村工作队同仁致敬。

初到村里时,正是11月稻田金黄、等待收割的时候,然而,面对这一派丰收的景象,干部和村民却高兴不起来,2018年粮食价格低迷,往年能卖到每斤一块三、四的稻谷,2018年的市场行情却只有八九毛,这意味着流转走土地的种粮大户可能赔本,村民来年能收到的土地租金可能又要打折扣。

向村干部一打听,原来村里的集体经济也主要靠向大户收取每亩20元的流转管理费维持,为了挽留大户明年继续耕种,防止土地抛荒,村两委商议主动取消了2019年的管理费,这意味着村集体经济将由往年五万元左右的规模,掉落到只有4000多元的零星收入。

全村都种水稻、产业结构单一,是导致这种困境的直接原因,也是现在许多传统粮食产区都面临的问题。

就没有想过种其他作物吗?村干部的答案是:村里土地不行,同样的蔬菜、葡萄种子,种出来个头就是不如别人的大,卖不上价钱。等我在村里跑了一圈,得到的也都是老少群众同样“认命般”的答复:地不行。

地真的不行吗?会不会是群众缺乏技术,或者是土壤没有进行改良的原因?有没有农作物恰好喜欢这种土质?我挖了两盒土,带着它们去安徽农业大学和县农业部门求教,得到的结论是:确实不理想。土壤质地粘重,适耕期短,雨天易涝,晴天易板结,养分不佳,如若改良成本较高。

那么,继续种水稻就真没有出路了吗?倒也未必。其实不论什么农作物,如果不能够找准市场定位和延长产业链,即使初期利润再高,也不免面临随后种养户涌入、价跌滞销的风险,这正是农业发展的痛点。就水稻而言,近些年有搞稻虾、稻蛙、稻鸭共生,向绿色化、优质化发展的;也有搞特殊品种,加工专供糖尿病人吃的米粉,向专门化、定制化发展的;更有借农耕文明搞农旅结合、田园综合体的,颇有些成功经验。

这些经验能为我们所用吗?首要条件就是找到能够运用它们的“新型经营主体”。

当我在村里摸排一番之后,发现情况并不乐观。那些流转走土地的大户,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经营着现代化的农家庭农场并有一定的能力和产品意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是土地上的“打工者”:曾经打工的小厂因为环保或经营原因关闭,五六十岁的年纪已再找不到合适工作,于是和妻子来邻县租一片土地谋生。在粗放高产的稻谷背后,是生活的沧桑和被过度掠夺的地力,“打工者”甚至不知道自己明年是否还在这里。至于那些有望被吸引回乡的年轻人,他们的意见似乎很一致:如果政府的补贴不够诱人,我不考虑投入太多成本。

在乡村振兴大潮下,有志于到乡村寻找机会的务实创业者不是没有,但邂逅他们需要一定的机缘。在这短暂的一年中,我遇到的情况更多像是,当你请来水稻所的专家,帮一位想要尝试稻渔混作的小伙拟好了全部方案时,他会对你说:“书记,挖这口塘需要5万,太多了,你能让乡政府以水利项目的名义帮我挖好了我再干吗?”我不确定这是否属于扶贫扶智的范围,因为在工作中我也在反思,我们帮助他们做的,是他们真正想要的吗?就像当我们找来姜茶企业的老板,许诺帮助改良土地、免费提供种苗、保护价回收,种姜亩均收益比水稻高1000-2000元时,村民会为我算一笔账:在家门口打一天零工能挣100块钱,一年工作200天就有2万元了,下雨、下雪、犯懒的时候就在家歇着,为什么要受累去照顾那10亩田,每天担心它会不会糟了瘟病呢?仿佛也像城里人一样,他们在意生活的“品质”,不在乎那点“小钱”,等待的是更大的“机会”。 

更大的机会是什么呢?或许是国家在农村产权制度上的一些改革,或者是一次待遇优厚的拆迁,对这个村子来说,可能是村民期待的,村里的文物遗址被开发成旅游项目。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不是所有的文物都可以被开发,也不是所有的旅游项目都能有持久吸引力。农业并非没有经济价值,当村子周边在特色产业基础上被打造成农趣盎然的田园综合体时,这些不够“重量级”、因而只能沉睡的文化遗址或许才能显现出熠熠光辉。全国有太多这样的文物了,也有很多不能找准自身定位的田园综合体,但当我们把这两个故事讲在一起时,它就是独一无二的,是农业文明和考古文明相互成就的故事。

一年的时间太短暂,我临行前对村子的最后一点贡献,就是将这个故事讲入了县领导的规划视野。从个人观察来看,做成一项成熟的农业产业,至少需要三到五年时间。曾有邻村驻村工作队长向我倾诉“压力”:三年任期太短,第一年观察谋划,第二年付诸实施,第三年检验成果,但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有没有人能接手“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农民并不嫌弃土地,但确实需要有人帮助他们在土地上创造出更好的机会。有担当、能破局的乡镇干部人才,有想法、有资源的驻村帮扶人才,和不投机、肯务实的返乡创业人才,当他们能够碰撞到一起时,乡村振兴的大幕或许才真正拉开。

(全国政协机关驻安徽省舒城县柏林乡花城村原第一书记)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土地 产业 时, 村里 探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