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生态中国>要闻 要闻

耕育农业助力安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规划

2020年02月17日 17:34 | 来源:中国生态产业网
分享到: 

阜南县地处皖西北、淮河中上游结合部,襟带颍淮,承接豫皖,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阜南位居淮河上中游结合部,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坐落在境内,王家坝闸和濛洼蓄洪库担负着淮防汛抗洪和保障中下游安澜的重任。自1953年建库以来,王家坝闸已有12个年份15次开闸蓄洪,成为淮河防汛抗洪开启次数最多、最频繁的蓄洪库。阜南人民长期为淮河流域防洪保安做出巨大贡献的精神,被誉为“王家坝精神”: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自强不息精神;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尊重规律、综合防治的科学治水精神。

微信图片_20200217173429

近年来,阜南县社会经济虽有较大发展,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农村地区人均收入水平低,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因此,阜南县必须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围绕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把农民组织起来、资源整合起来、产业发展起来,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使支部更有凝聚力,村庄更有精气神,村民更有归属感。

2019年4月,受阜阳市阜南县人民政府委托,安徽环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担了《阜阳市阜南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规划(2019 -2023年)》的编制任务。公司在仔细梳理了阜南县农村集体经济的各项优势条件和资源禀赋后,在规划指导原则及编制理念中引入生态原产地团体标准专家孙建首创的“耕育农业”思想体系。

据了解,“耕育农业”是在传统农耕文化、耕读传家的基础上,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继承、传承传统农业,并结合现代农业、中医农业,融合创新出具有生态农业、生态保育、体验育人等特性的全新的知识和理论体系,主要涵盖:耕育体验、生态教育、乡土民俗、健康饮食等。耕育农业将现代农业、标准化农业与中国传统农业的经验相结合。在农耕传统生产的基础上并将废弃物处理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等与中国传统农业重视有机肥投入、生物相生相克原理防治病虫害、中医农业等其他适用技术相结合,从而形成了传统现代合一的耕育农业技术体系。耕育农业强调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耕育农业是一个具有农耕文化基因、传承生态农业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涵盖了农、林、牧、渔、及一二三产等内容,具有生态保育理念的特点。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耕育农业研究方法论,耕育农业模式的总结与设计,耕育农业价值评估体系以及耕育农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等。利用中医农业的技术与方法打造生态品牌,实现农业的生态保育、生态发展、耕育田园、可持续发展。

根据“耕育农业”思想体系发展模式,《阜阳市阜南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规划(2019 -2023年)》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揽,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围绕全面建设现代化阜南,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发展模式、推进方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走出一条具有阜南特色的村级集体经济振兴之路,引领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规划》为阜南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设计了资源开发型、租赁物业型、入股分红型、股份经营型、资产盘活型、产业带动型、服务创收型、农商互联型、抱团联营型、资源旅游型等十种发展路线模式。在各个乡镇,因地制宜运用补贴的发展路线模式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发展村集体经济。比如在王家坝镇,依托沿淮地区丰富的水资源和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用资源开发型和入股分红型发展模式,发展水上、水中、水下“三水”产业,推广种植杞柳、莲藕、茭白、水芹、菱角、芡实等水生作物,推行稻虾养殖、稻鸭共养、鱼莲共生等生态综合利用模式,变“水患”为“水利”,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当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尹新洪)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