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湖北以外地区的疫情出现好转,企业复工、复产规模在逐渐扩大,同时人员流动性也在提升,这对兼顾企业生产和有效防疫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从产业特点来看,三次产业在人员聚集度、人工需求、人员流动性等方面有差异,对生产的影响和对防疫的要求也不同。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企业安全复工、顺利复工,应结合行业特点抓好生产和防疫。
在落实防疫措施基础上加快组织农业生产,保障居民“粮袋子”“菜篮子”
每年春节假期结束后,粮、油、肉、蛋、奶、蔬菜等生活必需品需求都会增加。今年受疫情冲击,生活必需品供应压力比往年更大一些。各级政府农业部门应在稳步开展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组织农户和企业开展好春耕活动,筹措保障好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供应,完善农户、饲料企业和畜禽养殖企业的住宿、餐饮、疫情防控配套设施。进一步协调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重点做好田间地头起运和物资配送到家服务。鼓励农户和企业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提高农产品供应效率。统筹利用涉农资金,优先支持重要物资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恢复生产。
工业企业要打造安全复工环境,重点做好生产人员的防疫与安全保障
各级政府要引导企业在开工前储备较为充足的防疫物资,加大开工、复工前的疫情防控宣讲和防疫工作安排,了解和掌握企业员工假期动向,优先为口罩、防护服、酒精等医疗防控物资生产企业提供恢复生产便利。先启用本地用工,严格要求外地返回人员隔离14天后再复工。基层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做好员工疫情防控。返工的人员必须戴口罩,每天接受1-2次体温测量,分时错峰就餐,园区车间全方位消毒,外来原材料和零部件由专人消毒搬运并存放在指定位置。订单多、任务紧的企业可通过24小时轮班生产,保证生产线员工之间1.5米以上的防疫安全距离,减少人员聚集。政府部门要全力帮助复工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尽最大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服务业要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加强营造安心、放心的消费环境
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人群聚集特点明显。在疫情没有结束前,服务业企业可以做好两件事,一是在未正式营业前做好企业的发展规划、网络培训等工作,为疫情结束后可能出现的消费反弹做好准备。二是充分利用电子商务优势,通过网络平台、手机APP等渠道进行产品销售和相关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健康、体育健身等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直播、问诊和互动。生鲜农产品前置仓、大型商超、农贸市场、社区零售等企业,利用无人快递柜等基础设施,探索采取“无接触式”服务。实体餐饮店增加网络订餐业务+小区配送服务,也可针对社区旺盛的食材需求,利用自身供应链和物流优势帮助居民采购。交通部门对于逐渐增多的出行人数,要安排乘客隔位、分散就坐,定时消毒,保证口罩等防护产品发放,让员工安心上岗,让旅客放心出行。疫情减弱的地区,要适当扩大多业态经营范围,切忌再搞“一关了之”。随着疫情的结束,服务业的恢复仍需一段时日,要坚持规范餐饮、住宿、娱乐等企业的卫生标准,实时公布相关场所和公共设施的卫生情况,为疫后营造更安心、放心的消费环境。(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