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黄峰:共享发展的着力点是脱贫攻坚

2020年04月13日 10:51 | 作者:黄峰 姚桓 |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 

作者:北京市委党校、北京党建研究基地研究员 黄峰,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工业大学)研究员 姚桓

本文语粹

●共享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把发展的目标、动力和结果有机统一起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科学的时代内涵。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成果显著,但脱贫攻坚绝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最终获得全方位胜利,依然面临艰巨的挑战。越到“冲刺”阶段,解决的难度越大,“行百里者半九十”,决不能有丝毫的松劲懈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3月6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发出总动员,“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形势,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共享发展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共享发展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享发展也就是一句空话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平正义历来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价值目标,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共享发展作为公平正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立党之本和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推进社会公平和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精炼地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新时代的共享发展就是当代共产党人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这方面问题解决好了,全体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国家发展也才能具有最深厚的伟力。”共享发展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只有坚持共享发展,人民群众才会在伟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

共享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把发展的目标、动力和结果有机统一起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科学的时代内涵。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共享发展的核心内涵就是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共享发展的归宿是全体人民,即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发展成果。一句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发展又是共享的前提,为共享提供物质基础。共享发展是全面保障人民生活各方面需求的发展理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动态化、个性化,共享发展就是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成果。

共享发展的覆盖面非常广,但是关键着力点是脱贫攻坚。反对和消除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我们党的重要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现在,党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部分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中等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但还存在大量低收入群众。真正需要帮助的,还是低收入群众。习近平总书记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因此,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加大对扶贫对象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享发展也就是一句空话。

以更大力度,更有效举措,在共享发展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出发,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巨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新篇章,为人类的整体性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年,也是关键的一年。剩下的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脱贫攻坚到了冲刺阶段。全党上下要坚守初心和使命,以更大力度,更有效举措,开足马力,确保今年一鼓作气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共享全面小康社会。

充分认识到决胜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成果显著,但脱贫攻坚绝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最终获得全方位胜利,依然面临艰巨的挑战。越到“冲刺”阶段,解决的难度越大,“行百里者半九十”,决不能有丝毫的松劲懈怠。目前,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这些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老年人、患病者、残疾人的比例达到45.7%。在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中,还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人存在致贫风险,部分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巩固脱贫成果难度依然很大。由于到了脱贫收尾阶段,一些地方出现了工作重点转移、投入力度下降、干部精力分散的现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屡禁不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仍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产生消极影响,必须高度重视并加以克服。

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党建带动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同心协力,形成脱贫攻坚的整体合力。特别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要冲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脱贫政策,全方位带领群众完成脱贫攻坚计划中的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健康扶贫、教育脱贫、贫困残疾人脱贫、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任务。继续开展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为脱贫攻坚冲刺营造有利的政治环境。

聚焦脱贫攻坚的重点对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2020年的脱贫攻坚,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脱贫攻坚要重点关注的对象。这部分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比例较高,属于基础性贫困。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不仅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而且基础条件薄弱,脱贫难度更大。要继续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落实脱贫攻坚方案,狠抓政策落实,确保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对未摘帽贫困县和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要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应保尽保,真正实现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以乡村振兴战略助推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强和改进定点扶贫工作,加大金融扶贫力度。重点攻克深度贫困,着力改善深度贫困地区自身发展条件,增强贫困农户发展能力,推动脱贫攻坚资金、项目落地深度贫困地区,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造血”功能,逐步消除精神贫困,建立促进群众稳定脱贫和防范返贫的长效机制。

辩证地认识疫情影响,在克服困难中实现脱贫攻坚

之前,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确实冲击了原有的脱贫节奏,同时要看到,抗击疫情的斗争和成效进一步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振奋了党心民心,巩固了“全国一盘棋”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思想共识;疫情暴露出来的问题,正可以引以为戒,作为改进工作的着眼点,这些都极大地有利于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要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鼓励企业更多招用贫困地区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点对点”帮助贫困劳动力尽快有序返岗。要切实解决扶贫农畜牧产品滞销问题,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多渠道解决农产品难卖问题。要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做好农资供应等春耕备耕工作,用好产业帮扶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要加快扶贫项目开工复工,如期完成易地搬迁配套设施建设、住房和饮水安全扫尾工程任务。要做好对因疫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密切跟踪受疫情影响的贫困人口情况,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他们基本生活不受影响,等等。做好这些,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而且让脱贫攻坚工作更加扎实有效,确保任务实现。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脱贫 发展 攻坚 共享 贫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