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动态书画动态

2020苏州市印社作品联展举办

2020年06月12日 15:01 | 来源:美术报
分享到: 

金石千秋,吴门生辉。5月28日,由苏州市文联指导,苏州市书协、太仓市文联主办的“2020年苏州市印社作品联展”在太仓美术馆开展,并进行书法篆刻慰民服务。这是践行中国书协“文艺进万家 健康你我他”——到人民中去文艺志愿服务主题系列活动的一个项目。

中共太仓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建初,吉林省书协原副主席兼篆刻与刻字艺委会主任金中浩,上海市韩天衡美术馆馆长、西泠印社社员顾工,江苏省书协副主席、苏州市书协主席王伟林,苏州市书协副主席吴苇,苏州市书协秘书长朱树民等及印社代表近50人出席活动。

因疫情关系,人员限额参加的展览没有开幕式,大家参观完苏州地区九大印社的联合展览后举行了研讨会。苏州东吴印社宋咏、昆山亭林印社霍正斌、常熟虞山马一超、太仓娄东印社李志炜、吴江垂虹印社钱惠芬、姑苏区沧浪印社凌荣昌、张家港东渡印社李斌以及丹枫印社陈宇、吴中区石湖印社薛龙与王伟林、顾工、金中浩等分别在会上做了发言。

中国第一个被中国书协命名的中国书法名城苏州是古代文人篆刻之源,是文人篆刻之根。古代苏州篆刻文脉源远流长,体系之大,印人数量之多,列全国之先。据清代叶铭《再续印人传》的记载,苏州籍印人数量达121人,外迁或定居苏州的印人有24人之多,而见于各类文献记载的印人就有400余人。七百余年的吴门篆刻史,造就了400余人的印人队伍,其盛况为世嘱目。

苏州印人善传承。明代以文徵明为代表的世家大族精字学,通书画,善鉴赏,文彭的印章受其父文徵明的引导,独树一帜,文彭工稳一路的印风对同时代的印人影响很大,后来的王逢年、王梧林、汪关、顾云美、林皋均受其影响。除了世家的传承外,父子相授、师徒传承更是不胜枚举,正是这种稳定的传承关系,使得吴门印学得以传承,历经七百余年而不衰。

苏州印人善创变。创新是艺术规避时俗,借古开今的重要途径,创变也是避免千人一面的重要艺术手段。近代以来,苏州印人创新精神不减,风格逐渐多元化,在取法上,苏州籍印人韩天衡以鸟虫篆入印,醇厚典雅。正是苏州印人善创变,所以,在中国篆刻发展的节点上,我们总会看到苏州印人的身影。

苏州印人善总结。苏州印人学养高、视野宽、富收藏、精鉴别,这可从印人所刻印章的印文、款语、印学著作及诗文中窥出。古代苏州印人注重对印学、印理的梳理与总结,明代周应愿的《印说》,沈野的《印谈》,赵宧光的《寒山帚谈》。清代袁三俊的《篆刻十三略》,孙光祖的《篆印发微》,徐坚的《印笺说》,顾湘的《篆学琐著》。近代以来,庞士龙的《云斋旧藏善本印谱目忆录》等,王敦化的《印谱知见传本书目》等。及至当代,瓦翁、归之春、周新月、陈道义、顾工、盛静斋、黄辉等关于苏州印学的梳理,成果不断。

苏州印人善包容。地域文化的包容性,从侧面能够反映出此地文化的自信力和发展空间。以明代为例,徽州休宁人汪关寓居娄东,开创了“娄东派”。在苏州篆刻历史上,也有闽中印人游吴的经历,对于迁居苏州的外籍印人,苏州印人却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与之相交,相互切磋,共同提高,不仅增强了本地艺术创作的氛围,还带来了苏州印人创作水平的提升。.

新时期以来,苏州各地印人在当地印社的凝聚下,不断研究经典,汲取古代印人的智慧,同时注重对外交流,不断开拓视野,展现独特风采,在全国印林中占有一席之地。“潮平江岸阔,风正一帆悬。”放眼当今吴门印坛,人才济济,印社联展,百舸争流。

编辑:杨岚

关键词:印人 苏州 印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