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要闻

​端牢“中国饭碗”之农人篇④ | 要让种地能够真正带来尊严和幸福

2022年05月10日 15:16 | 作者:王慧峰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再过十年,谁来种地?

“再过十年,谁来种地?”十年前这振聋发聩之问,延续至今。

5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研究报告2021》显示,农村全体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了20.04%,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了13.82%,完全达到了“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并非常接近“老龄社会”标准。

“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和结构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出了挑战。”针对农民“种不动地、不想种地,种不好地、不会种地”等问题,多年关注“三农”问题的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刘均刚始终忧心。

老一代传统农民已是“芳龄东流去,苍松夕照明”,新一代农民则徒有农村户籍。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在他看来,这是乡村振兴中急需破解的问题。

前年,刘均刚曾做过一次详细调研,通过对27个村共8829户、31054人进行抽样调查发现,这些村农业劳动力年龄偏大,青壮年多选择外出务工。“从现实看,50-67岁的农村人口仍是农业劳动力的主体力量,这将导致农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对乡村产业振兴产生深远影响。”

刘均刚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城镇化发展,“农村谁来种地、如何种地;乡村谁来振兴、如何振兴;农民谁来养老、如何养老”问题日渐凸显,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瓶颈。

“看起来,家庭农场搞得红红火火,成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但其实已经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再过十年,谁来种地,不能不提前考虑。”沈忠良也有着同样的担心。现实中,松江的家庭农场经营者中他的同龄人居多,40岁以下的占比很少,那些在地里干活的身影“3个人加起来200岁”更是普遍现象。

近些年,农村劳动力外流加速,雇工成本增加,而粮食价格却并非一路上涨,沈忠良这样的种粮大户似乎有些风光不再。他以2021年每亩地的收益和成本为例,详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年产稻谷1150斤,按照每斤收购价1.5元计算可收入1725元,再加上各级耕地补助665元,每亩地总收入2390元;土地流转费、雇工、农药、种子、化肥、农机等成本支出,每亩地平均为1842元,“辛苦一年下来,一亩地就收548元。”沈忠良颇为无奈,和十几年前相比,家庭收入增长有限,“但十几年前我才种不到200亩地”。

几年前,沈忠良的父母因为年龄原因终于放下了手中的锄头,现在农场主要靠他和爱人维持。因为人工成本过高,他们根本不敢请长期工,只在农忙时节雇些短工。“五六年前,雇人只要七八十元一天,再管一顿饭就行,现在一天给200元都请不到人。”沈忠良说。

“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数量越来越少。”在沈忠良看来,要种好地就得吸纳有技能的高素质农民到农场来,还得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现在虽说夫妻俩种150亩地就能过上白领生活,但事实上做不到,没有相应的养老保障和对未来的预期,很难让农民真正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职业。”

“农民不愿意种地的根本原因还是不挣钱。”刘均刚告诉记者,近年来受粮食价格、生产成本等影响,种粮比较效益偏低。他以山东近5年的小麦玉米轮作为例分析:亩均收入仅61.8元/年,明显低于花生1455元/年和苹果7894元/年的收益,“这样的收益水平,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怎么能高?”另一方面,粮食规模化经营不足,受种粮大户补贴政策取消、抵御风险能力差等因素影响,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发展动力不足。

在他看来,推动农业发展,根本之道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使农民成为一份体面的职业。“而要成为一份体面的职业,首先要让农民有体面的收入,享受到这份职业带来的尊严和幸福。”他说。(完)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